第三零二一章 再打一场(1/2)

一拳下去!

麻烦当干脆解决。

不服,那就再来一拳!

那些人,尤其是楚国的老世族之人,还以为是当年楚国还在的岁月,他们还和以前一样的高高在上!

着实令人不喜。

着实令人生厌。

这些年来,有好几次……自己都有些忍不住要教训那些人,可惜,仍被叔父一次次拦阻了。

……

于尚未发生的叶腾兵事,虽不说有十成把握,却也差不多,若然叶腾不是那般施为……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在临走之前动兵。

叶腾!

于叶腾,自己不畏惧。

果然整个箕子朝鲜的力量都由自己调动,那么,叶腾想要从他们身上赚取军功,那就是痴人说梦。

可恶。

那些人……实在是难与之共谋!

箕子之地不大,如果叔父他们同意自己的行动,自己有把握在一年之内横扫这里的所有人。

只是!

诸夏间的一些事,的确不确定。

那些人留在诸夏的力量不弱,也的确不能小觑,若非叔父屡屡拦阻自己的道理还有一些深意。

早就穿上战甲,手持破阵枪杀过去了。

语落数息,心绪愈发激荡,眉目紧锁,单手握拳不自觉迸出炸鸣之音,虚空更为震颤。

“羽儿,收敛心中之怒。”

“一些事情……眼下是难以解决的。”

“一些事情,单靠咱们自身的力量很难完成,需要合诸方诸人之力,方可行之。”

“……”

“你推演的兵道局势……,很不错!”

“我觉也大体是那般。”

“千里缓冲之地,叶腾都花了多年时间去稳固战线之地,果然叶腾强行率兵攻占箕子朝鲜,战线就太长了。”

“他不会想不到隐患的。”

“攻而不占,不断削弱箕子朝鲜之力,才是叶腾所为。”

“若是将来有合适机会,秦国会一举将箕子朝鲜荡平的。”

“箕子朝鲜,还是太小了。”

“如若力量混一,则还有长久坚守之道,力量分散,则艰难。”

“尤其,秦国水师之力……在齐鲁海域也渐渐增多,其意不言自明,当含水陆并进之意。”

“……”

“羽儿所言,可用!”

“……”

青衣老者把玩颔下寸许白须,不住颔首。

羽儿这些年的历练,兵道上,可谓是炉火纯青,可谓是青出于蓝,纵然项燕在这里,单单兵道上,都不一定压住羽儿。

羽儿所差!

就是全局大略之目光、眼界。

有些时候,那些更重要。

也是成为一名合格大军统帅的要求。

而那些……道理都可以明白,真正悟出来……还是要靠一场场的战事去洗礼,去历练。

箕子朝鲜。

太小。

虽有一些战事,于羽儿而言,基本上不费什么力气就拿下了。

诸夏之地,秦国对它的统治管辖也越来越有力,等待的良机……还没有真正到来。

叶腾!

又要兵锋压到箕子朝鲜了。

这里……明显已经为咸阳注意到,若非碍于匈奴,只怕早就大军压来了。

“羽儿!”

“……”

“那就按你所言吧。”

“接下来的一些事情,你处理就好。”

“韩成,那小子还真是没有胆量。”

中年男子欣慰一笑。

若是大父知道羽儿现在的成长,当会十分欢喜的。

羽儿刚才所言的兵事论断,自己也不确定,可……范先生既然说了,自己也当从之。

左右。

叶腾不会对箕子朝鲜很过分。

若是一切如羽儿所料,再好不过,也明证羽儿的能力,接下来许多事情更好施为了。

羽儿也可承担更多重任。

若是有所偏差,也不为大碍。

“韩国的力量,当年就不强,若非那里靠近边界区域,韩成也不会有一片立足之地。”

“倒是……流沙同那里有不小牵连。”

“这些年来,还是有一些消息明证的。”

“兰陵城紫兰轩内……还有一位韩国公主的。”

“而那位鬼谷传人,当年和那个公子韩非相交默契,未必没有援手之心,襄助之力。”

“如此而观,韩成……提前交好,说不定将来还可有更大的助力。”

“……”

与列另一人出言。

叶腾那里还没有什么行动,韩成就先转移力量了,也太怂了,和韩国当年一样怂!

秦韩交战的时候,有好多次还没有真正开战,韩国就怂了,就献上城池和土地了。

现在!

韩成还是那般,还真有韩国的当年风范。

但!

对韩成那些人……还真不能小觑,韩成不算什么,另外一些人就不一定了。

将来的大事,是要尽可能整合所有的敌秦之力,方可有最大的机会,方可有最大的结果!

“流沙!”

“卫庄!”

“他这些年……倒是多平静。”

“另一位鬼谷传人盖聂在秦国位高权重,职责不轻。”

“尤其,前几日诸夏传来消息,那位武真郡侯玄清子回来了。”

“他不显于诸夏已经好多年了,当初随蜃楼东行海域,同阴阳家一道寻找海域仙山,炼制长生不老丹。”

“如今归来,正在赶往咸阳。”

“江南之地!”

“多可惜!”

“太可惜了。”

“楚国占据江南数百年,却一直都向中原图霸。”

“秦国当年的抉择就很好,先图谋西戎诸国,将如今的陇西、北地诸地的小国一一剿灭,稳固后方。”

“而后,徐徐图谋中原!”

“江南诸郡,才不过十年岁月,产出的粮草都富余太多太多,都足以支撑蒙恬对匈奴的战事了。”

“还有许多的矿藏。”

“滇郡,也为宝地。”

“……”

“若然楚国当年花费百年时间不进中原,而是率兵南下,将江南、岭南等地好好耕作一下。”

“如此,就算秦国再强,又能如何?”

“只是……,许多事情不好说。”

“……”

与列又一人言语,多为感慨,多为唏嘘。

江南!

原本是楚国的,只不过……楚国一直没有好好将其耕作,没有在那里落下太多的力量。

如今。

任何一位楚国人听到江南的模样,都会……惋惜后悔吧。

江南诸郡,出产的粮食太多了。

天候之故,一年两熟、三熟的谷物都种植许多,更别说许多江南特产特色。

箕子朝鲜每一年都会从江南辗转采买许多东西。

楚国。

已经沦亡十多年了。

江南,却有眼下模样。

秦国,真是走了狗屎运!

若然楚国当年花费一点点时间开拓江南,有江南诸地的广袤物资供应,就算坚守不战,秦国都奈何不了他们。

最后一战!

老世族心生退意,粮草辎重的供应不为充足,以至于老将军不得不强战,以至于……。

可恨。

那些老世族多可恨。

楚国沦亡了,他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总觉得楚王趁着那一战要削弱他们,现在,楚国不在了,他们自己又过活的如何?

“江南!”

“江南诸郡之地,有眼下模样,非寻常人可以做到。”

“纵然楚国当年调遣力量开拓江南,也不一定会有眼下江南的盛况。”

“就算将江南开拓出来了,大可能是那些世族受益。”

“江南之地,武真郡侯!”

“这些年来,玄清子不在江南,多为那位白芊红坐镇总督府,那位女子……还真是惊艳!”

“……”

“换成另外一个人为江南总督,江南难有眼下模样。”

“玄清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