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 太空发展新阶段(三)(2/4)

可这是太空生产,而且是未来空间站第一次给地表反馈高级材料,投入成本之高,根本没办法细算。

哪怕不计算空间站投入,仅材料成本本身,因为天地往返和返回舱在戈壁回收(需要部队清场)的成本摆在那,每千克良品成本也在五万C国币以上,商业化每吨价格至少都要六千万到七千万!

地表稍微核算过生产成本和十六倍体钠电池预计出厂价格。

触点在电池中的重量很小,十六倍体的实验室版本,重量比不到千分之一,所以每吨也只多了几万块成本,这么一看又不多。

把十六倍体其他成本算进去,预计售价也到不了四倍体的四倍,而四倍体的成本,经过大半年的生产优化,已经接近前几年的锂电池水平。

具备很高的商业化潜力。

炼金组接下来的任务是提高产能,同时尽可能保证良品率维持在40%以上,等日产量达到一吨以后,再考虑改进良品率。

短时间内,新材料生产带来的成本降低,赚的那点钱根本称不上盈利,该项目主要还是服务于大气内高能武器计划。

至今为止,全球生产和销售的电磁武器、激光武器,都缺乏实战成果,最好的就是C国拿来打了一只马上要死的一级小怪兽,其他地区的,最多只打过小小怪兽。

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电池车车队带来的协同问题,把本来机动性就跟不上怪兽速度的地面部队,进一步拉慢了。

能量密度高出一个量级的十六倍体,能让电磁坦克的体系实现彻底进化。

足够高的能量密度支持下,传统的燃油发动机根本不需要了,坦克上千马力的发动机,自重都是按吨算的,这部分重量改成电机后还会有富余,加上油箱、燃油、管道等重量,实现完全电力化后,储存的能量,远不止现在的四倍。

这样的改变,足以实现单战车具备实际战斗力。

这还只是大气内高能武器计划的第一步,后续目标是让高能武器上天,以适应小怪兽的机动速度。

该部分的希望,现在由老空间站承担。

高能武器上天,需要飞行器拥有巨大的电量,反过来讲,平时不用武器的时候,发电设备或储能单元的重量,不都是无用负载吗?

如果平时额外电力有个去处,高能武器上天的思路不就有了?

外星人章鱼早几个月,已经提供了一份等离子推进器资料,除了用于未来空间站姿态微调,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但该项目并未被放弃,因为科学家们都清楚,要实现太空旅行甚至遥远星系的殖民,大推力等离子推进器,是个不得不突破的瓶颈。

在材料技术积累还不足的情况下,终于想通了关键。

比如能不能把等离子推进器原理,和现有的涡轮增压喷气式发动机结合呢?

其实参考游戏里就会发现,里面很多飞机在拥有燃油推进能力后,还要自带核动力引擎,它发的电哪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