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八章 风声(2/3)

赵都指挥使派来的信使亲兵十分尽忠职守。哪怕庄同知一再请他多歇两天,他也不答应,吃饱喝足睡了一晚好觉之后,便要回去了,据说是赵都指挥使有规定他回去复命的时间。庄同知见状,只好写了一封回信,让他带回去。

庄同知这一次写的信,不但把自己先前去信遇冷的经历详细描述下来,还提到了长安府这边偶然从一桩凶杀案中得到了消息,知道孙家为了在不与颍川侯府反目的前提下,将女儿另嫁纪王世子,正盘算着要对颍川侯世子不利。消息已经告知颍川侯了,长安方面不知道他会有何反应,但两家联姻肯定是不能进行下去了。庄同知不希望老朋友因为消息滞后,做出错误的判断,才会特地写信告知。

至于收到信后,赵都指挥使与他的夫人会有什么感想,那就没人知道了。

海棠从兄长处听完整件事,不由惊讶:“这件事我怎么没听表叔公提起过?照理说,庄同知那边没理由瞒着他这个老朋友呀?还有,既然赵都指挥使收到庄同知的信后,马上就回信了,那平阳府赵家族人那边的消息,哥哥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海礁笑道:“陕西与山西紧挨着,两地人员往来还是挺密切的。尤其是延府卫那边离得近,有些武官便是平阳府出身,还有咱们这边的人被调去蒲州千户所执役的呢。两边时不时便有人探亲往来,想知道平阳府的消息有什么难的?蒲州千户所的千户就是平阳府人士,老家被那个平阳府同知祸害得不轻,还死了一个远房表叔。可惜他没有靠山,就算往上告,也会在府城被压下来,连老家的亲友都被警告了。他一肚子怨气,可没少向身边的人吐苦水。过年到长安述职探亲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人把消息带到长安来。”

由于西北边军被孙家针对多年,在长安城中,军中人士过年串门,吐槽孙家便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虽然今年被杜伯钦的丑闻与金家凶案分走了不少热度,但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经典,历久不衰。

说实话,那平阳府同知仗着是孙家姻亲,在平阳府胡闹一通,若不是当地官员百姓忌惮孙家权势,早就对他动手了。关于他的消息,在陕西境内的延安卫至华山卫一带都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与边军无关,便没什么人传到长安城来罢了。

不过,如今山西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要对他一个小小的平阳府同知动手,他的气数也算是走到了尽头。就算他是孙家姻亲又如何?孙家自己尚要面对颍川侯府的怒火,又哪里能腾得出手来救他一个自作孽的小小同知呢?

海棠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听到这个贪官的后续消息,却听得海礁又道:“赵都指挥使给庄同知的信,还提到了另一件事……不知是不是他从颍川侯府那边听来的风声,据说陕西、山西两地的武官,年后很可能会有一拨轮换调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