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主不在乎(2/3)

没想到物理学家也懂文学。

大刘曾发表过观点:

“科幻文学并没有抛弃人物,但人物的形象和地位与主流文学相比已大大降低。”

开尔文和大刘说的倒是相去不远。

他继续往后阅读,

很快,丁仪一家的事情结束,

他一觉醒来,爱因斯坦告诉了他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用于探索粒子或能量的最小单位的大型射线发射器凭空消失。

开尔文不由得笑,

“阿尔伯特在这里客串啊。”

因为阿尔伯特是后辈,又没有建立自己的学说,所以开尔文直呼其名完全没压力,

陆时和普朗克就不一样,

两人一个是“陆教授”、一个是“普朗克教授”。

开尔文继续往后看。

第二章,排险者出现了。

开尔文嘴里念叨:

‘他的五官太端正了,端正得有些不现实,像某些公共标志上表示人类的一个图符。’

这一段是对排险者的描写。

开尔文反复咀嚼着词句,随后缓缓道:“这是我心目中神明的形象。”

陆时好奇,

“为什么?”

开尔文解释道:“这里的排险者,明显是为了便于与地球人沟通,所以用了一个人类的形象。但这个形象十分冰冷,所以,即使能感觉到排险者的友善,也体会不出他的情绪。”

这个观点倒是新颖,

陆时重复道:“只是人类符号,而不是人类?”

开尔文点点头,

“你在刻画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吧?”

陆时:“……”

那得问大刘。

虽然《朝闻道》已经被陆时改了很多内容,但框架没变,

所以说,在面对高考那样的阅读理解题的时候,他也不敢妄下论断。

当然,就算给原作者大刘,也不一定能得到答案。

他八成只会抽一颗烟,然后说:

“主不在乎。”

创作就是这个样子,写的时候激情澎湃,回头再看,作家本人也不一定能想到自己当初那么刻画的原因。

陆时沉思片刻,低声道:“小说中的神明不尽相同。道尔医生塑造的福尔摩斯、我塑造的波洛,在各自的故事中也比肩神明呢~”

开尔文哑然失笑,

“确实,侦探是神。”

以福尔摩斯为例,很多案件中,他会放走犯人或自己惩戒犯人,而不将之交给警察、诉诸法律,

对于逐渐适应现代法治的大英百姓来说,这理应不可接受,

可读小说时,几乎无人反对。

原因就在于福尔摩斯在小说中是全知全能的神,

他放走的犯人,一定是值得怜悯的;

他惩戒的犯人,一定是穷凶极恶的。

开尔文看了眼陆时,

“陆教授,跟你聊聊我真的能收获很多。不得不承认,纯粹的理科思维有局限性。”

陆时摆摆手,

“还是继续读小说吧。”

开尔文从谏如流。

排险者出现后,告诉科学家们,继续探知宇宙的终极奥秘会导致宇宙毁灭,但因为知识密封准则,不能将细节透露给人类。

紧接着,另一个客串的人物出现了。

开尔文缓缓读了出来,

‘普朗克瘫坐在地,说了一句后来成为名言的话,‘在一个不可知的宇宙里,我的心脏都懒得跳动了。’’

在这之后,丁仪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让排险者把宇宙的奥秘告诉自己,然后再让排险者毁灭掉自己。

其余科学家响应。

排险者遂在沙漠上制造了一个祭坛,名为“真理祭坛”,然后让一批批科学家慷慨赴死。

数学家们,想知道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证明;

古生物学家们,想知道地球上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物理学家们,想知道宇宙大统一模型;

……

开尔文看得热血沸腾。

他甚至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想法,

如果,自己能是那些得以窥探宇宙奥秘的人中的一员该多好。

反正一个七十七岁的老头子,行将就木、半截身子入土,若能在最后一黄土盖在头顶之前窃得天机,既不失理智、又不失浪漫。

只可惜,这种事不存在,

陆时的描写也很含混,

比如数学家们在得到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过程后,只能从他们的只言片语进行侧面描写:

“……这完全是全新的……”

“……怎么可能……”

“……我以前在直觉上……”

“……天啊,真是……”

……

类似这种。

毕竟,哥德巴赫猜想还没有被证明。

开尔文甚至感觉,即使陆时晚出生一百年,也不可能写出真正的证明过程来。

他怀着激荡的心情继续往后阅读,

在最后,登上祭坛的科学家也是客串者,正是开尔文自己。

他看着小说里的自己,总有种奇奇怪怪的感觉,

说不上来,但就是很奇怪。

开尔文问道:“为什么将我安排在最后一个?”

陆时笑着回答:“这部小说,总需要一个人类科学金字塔顶端的人,对吧?”

开尔文嘴都快笑裂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哪有你说的那么伟大啊?不至于~不至于~你啊,完全可以安排别人嘛~对不对?哈哈哈哈哈哈哈!”

陆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