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诉悲凉,钱老也曾有梦想(1/3)

更有甚者,还有人动起了书院老板的心思,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盐商家的生意就遭受了来自各行各业的联合打击,损失十分惨重。他本也算是个腰缠万贯的小土豪了,被这么一折腾,大有一种家徒四壁,无力回天之感。无奈之下,盐商只得再次登门,请求钱老可怜可怜他们一家老小,复旧制,平民怨,别再折腾了。

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钱老总算明白了什么叫人言可畏了,一时间悲愤交加,竟直接病倒了,卧榻养病两个多月。在此期间,盐商立刻更换了一个院长,美其名曰让钱老放心静养,实则暗中将钱老费劲心思创立起来的各种兴趣班一一取缔。学子们虽然愤怒,可毕竟也只能算是些孩子,根本无力与这些有钱有势的奸人作对,只得忍气吞声地回到了往日压抑且灰暗的学习生活中去。

等钱老回来的时候,发现大局已定,心灰意冷的先生决定放弃一切,归隐田园,既然这世道不给先进思想活路,那他的存在,似乎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就在此时,一个钱老的忠实粉丝悄悄找到了他。此人也是衡立书院的学生之一,找到钱老后他便将同窗们的不满和压力统统告诉了老人家。钱老听完,又是感动又是心疼,这才决定继续留任,以图东山再次,为孩子们营造一片真正的学园乐土。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钱老以为时机成熟,是时候重新启动计划的时候,幕延苍在总督陶贺宇的帮助下顺利坐上了巡抚之位。打那开始,整个金陵城的书院几乎都变成了公家的财产。陶贺宇自掏腰包,收购了全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书院,然后明目张胆地收取各种杂费,至于科场舞弊、富者先行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

更重要的是,陶贺宇他们深知自己的处境,自古以来封疆大吏都是圣上眼中比较尴尬的存在,取消了吧,皇帝的工作量就会大幅增加;放任不管吧,皇帝又整天担心他们会中饱私囊,培植势力,是怎么想都不对。

为了给自己留好后路,陶贺宇和幕延苍等江南高官们通力合作,变着法儿地收买新科士子,曾经有一段时间,江南乡试能不能考中看的不是文化水平、目光长短,而是应试的考生究竟是否愿意和这些官员们同流合污,狼狈为奸。

短短五年,江南考场已经向京城送去了无数类似的“人才”,陶贺宇过去是京官,在朝中颇有人脉,想让一个学子通过考试还是十分容易的。根据邱大人和吕捕头他们调查到的消息,如今的朝廷里至少有四成官员都与江南方面有关,甚至直接就是他们二人与那些所谓的合作伙伴们一手提拔起来的,自然对他们惟命是从,这也难怪为什么陶幕二人一早就知道了钦差要来江南的消息,谁让人家朝里有人呢

就在整个金陵城的教育事业都将被贪官污吏们摧毁的重要时刻,一辈子温文尔雅的钱老生平第一次来了火气,拉着一把椅子坐在了巡抚府门口,一张口就说了两天两夜,话中虽然没带一个脏字儿,却把总督府的众人说的是心烦意乱,连大门都不敢出。

钱老在金陵德高望重,虽然从未参加过科考,却是无数百姓眼中的文曲星再世,地位高的很,一群兵丁们拿他也不是,赞同也不是,只能任由他在那儿变着法地骂。到后来幕延苍终于受不了了,亲自出门把老先生迎进了门,向他保证绝对不会打衡立书院的主意,这才送走了这尊大神,耳根子也清净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