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定计策,回到朱府再做戏(1/4)

“哈哈哈哈”郑统领很是欣赏地笑了起来“陆兄慧眼如炬,郑某愧不能及啊。不错,不管当初的话说得多冠冕堂皇,到头来所求的不过就是这两样东西了。郑某的出身陆兄您也是知道的,若不是有机会得到钦差大人赏识,我还知不知道,那大山之外竟还有如此广阔的世界。只是话说回来了,陆兄为何不连名这一条也一并说了呢”

“呵呵”我轻笑两声“古来为人处世,总是有所求的,其中最多的无非就是那么几样了。或为名,或为利,或为权,三者看似独立,实则相互依仗,互为表里。有名就能聚利,有利即可得权,有权便能扬名,三者之间总是不能彼此分离的。”

“平头百姓想要有权,寒门学子想要求名,贩夫商贾想要求利,可这些都只局限于他们的身份地位,段位不够的时候。不管是谁,只要拥有了曾经梦寐以求的东西,就会不自觉地开始想着别的东西。说得难听点儿,贪心不足蛇吞象,是个人几乎就没有不贪的。”

“尤其是这站朝做官的,在外头呢,希望得万民称颂,回到家呢,希望有家财万贯,朝堂上头又希望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样样都想占,样样都想争,到头来却多只占了后头两样,前面那个是一丝一毫都沾不上,可悲,可叹呐”

“悲何叹何呢”郑统领在一旁发问,我便接着说道“说白了,能得第一样的,古往今来倒是不少,可能让后世子孙觉得脸上有关的却实在没几个。说难听点儿,连自家后代子孙都不愿意提起先人的名字,这份儿名,它出了还不如不出呢”

“战国有赵相郭开,频频谗言误国,使强赵减弱,终为秦灭,落得个国破家亡的悲惨下场;宋时有奸相秦桧,阿谀谗上,构陷忠良,害死名将岳鹏举,后世悲叹满江红,就连死后都要被铸成铜像跪在鹏举墓前,也算是名声大噪,可流传至今,有谁敢认自己是他的后人有谁敢称是秦桧的子孙这个名,出了可不是还不如不出吗”

“当然,也有些好的,我朝名臣海瑞海大人,得万民赞颂,功绩斐然;汉末名相诸葛孔明,建树颇丰,名垂青史,又有名将翼德、云长,忠义之心得万世称颂。还有大秦名臣商君、张仪,还有宋朝赫赫有名的包公,只有这些人,他们的名才算是真正的好名声,是能让后人挺起脊梁骨做人的名声。可这样的人物无一例外,几乎个个都是廉洁奉公、公正严明的好官,清官,是能为了家国社稷奉献一生的人物。”

“说句不中听的话,在如今的官场上,想要成好名,就要远权利。可郑统领也应该很清楚,如今我大明朝堂之上,有几个为名而弃权利的郑统领出身寒门,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地位,所以陆某以为,您有心入朝堂,自然也不是为了让自己名垂青史。故而我知道,郑兄所求无非权利,而有了权力,有些事情,其实也就没那么放在心上了。”

郑统领饶有兴致地听着,听我说完,更是嘴角忍不住地上扬“陆兄所言,句句是我心声能得如此懂我之人为友,也是我郑某人的福分呐。的确,方才我也说过了,郑某所求无非权利二字。可陆兄说了这么一大堆,与那二位公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笑着说道“郑统领以为我所言不放在心上,指的是什么事儿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