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紧急任务(1/2)

四九城的情况,姜言在盛京并不知道,自从知道蒋思瑞怀孕的事情之后,开始了每天的两点一线生活,工作自然尽心尽力不过没有之前那么拼命了,加班也少了很多,更多的时间用来陪伴。

蒋思瑞不喜欢吃油气大的东西,姜言就想尽办法给她做各种各样的汤水。

现在姜言他们主要是研究用新型的合金给机身减重,这比从头到尾研发一架新的飞机也容易很多,不过,在研制过程中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出在零件公差和精度之上。

打个比方来说就比如同一个班组的工人,一个是二级工,另一个是七级工,两人制作的工件也一样,但由于技术水平的差距,加工出来的工件精度,可就是南辕北辙了。

由于手艺的关系,二级工完成的加工任务,只能说是勉强及格,而七级工加工出来的工件,不光用时快,品质还好,或者可以说是优秀,但你又不能说人家二级工,加工的那个工件不能用,毕竟人家也合格了,凑合一下也不是不能用。只不过两者相差比较大而已,不过最后,为这巨大公差买单的,只能是最终成型的产品,和用户了。

这种粗狂式的管理和生产模式,是我们完全是学着自毛熊,毕竟粗犷的毛熊,一直信奉所谓的“多、快、省”的那种工业模式,不求最好,但求最多,讲究的是以数量代替质量。装备不要求单个性能很高,但短期内数量却是压倒性的,结果往往就是,数量很多,但品控感人!

但是你又不能说不能用,只不过是效果有点强差人意而已。

由于我们的工业化就是学习毛熊,因此这样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自然也是有样学样,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体现在了我国工业体系之内。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西方战机在装配时,是以骨架为基准,精确定位战机骨架后装配蒙皮,因此大家能看到,西方战机的机身表面,都是比较光滑的,看着就是相当的有质感。

但毛熊的套路,正好相反,装备是以设计的蒙皮外形为准,做个简单的定位,然后把蒙皮敲打装配好,不行再打个补丁,如此一来,保证公差在合理范围内,就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了,这就是为啥,毛熊乃至后世大毛的许多战机,看着远远没有西方战机外观上那样的顺眼。

后世还因为这个原因结结实实的坑了鹰酱一把,不过也让国家认识到了标准化的好处。为以后我国痛定思痛的学习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从西方引进了标准化管理流程,来提升自身生产加工精度,尤其是生产战斗机这一方面,特别是玩会了西方骨架配装这套之后,战机的品质,那才有了质的飞跃。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这标准化这么好,那从现在开始,就学西方的标准化道路,不是发展的更快?这个想法真的很好,但却不符合实际啊。

姜言可以拿出来,各种标准化的方法和流程,可以现在我国的工业基础,是根本无法承受的。

而毛熊的这种粗狂的工业模式,却很适合这时的种花家。能通过相对简单的技术,快速搭建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换句话来说就是毛熊教会我们工业化,本质上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解决“好不好”靠毛熊的套路就不行了,必须得靠学习西方的“标准化”来进行提升。

对现在种家来说,想要更加快速的发展,是需要工业化和标准化齐头并进才行,学习了毛熊工业模式的优势,又加入西方工业生产中的精细与高标准,这才是我国今后要走的路,也就是有种花家特色的道路。

姜言看过组装飞机之后思虑再三,才决定把这“标准化”给带到生产飞机上面来,能够尽快走出自己的一条路,这样才能快速的发展。

几个晚上姜言基本上都是挑灯夜读,既要用毛熊的工业化路子,又要结合西方的方法,同时还要兼顾现在的国情,三者结合没有姜言想的那么容易,以至于姜言写的建议书那是改了又改,至今还没有完全完稿。

这天姜言刚吃完午饭,自己的门就被敲响,打开房门一看,徐总正站在自己的门口

“小姜,快跟我走!”说着,也不给姜言说话的机会,拉着他就走。

姜言让徐总这突然的一出,给搞的丈二摸不着头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