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特殊列车(2/4)

那玩意便于运输,存放时间长,味道还格外鲜美。

最最最关键的是,工艺比较简单,要不然研究出来,卡在制造上了,也是白瞎。

李爱国记得,两年后,也就是一九五八年,岛国的安藤研制出来方便面。

李爱国却觉得安腾可能是剽窃了我国前朝书画家伊秉绶的“伊面”创意。

伊秉绶喜与文人墨客宴游唱和,繁忙的公务和频繁的书画交往,使他的府上常常宾客盈门,人流不断。

华夏人好客,等到中午时间,自然要留客人吃饭。

人数太多,并且客人来的时间还不固定,厨师有点忙不过来了。

伊秉绶动脑筋想了一个办法。

他让人将面粉和鸡蛋掺水和匀,檊成面条,晾干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

来客时只需取面团,放入碗中,用开水一冲,再加入佐料,便成了一碗爽滑可口的面条,用来招待零星客人,极为方便。

一次,诗人、书法家宋湘尝过觉得非常美味,又知道它还没有名字,便说:“如此美食,竟无芳名,未免委屈。不若取名'伊府面'如何?“

从此,伊府面流传开来,简称为“伊面“。

时至今日。

一些厂家仍将用现代化方法生产出来的方便面称为“伊面”,如“三鲜伊面”“牛肉伊面”等等。

李爱国作为肝书小王子,博览全书,自然清楚其中的典故。

安腾以伊面为蓝本,研究出了方便面,并且挣了不少专利费,赚得盆满钵满。

他却声称是从“天妇罗”中获得的灵感,颇有点棒子作风。

李爱国自然不能惯着他。

方便面搞了!

只是此时马上要行车了,李爱国只能先把这个念头记下来。

焖罐车厢里没有座位。

地上铺满了一张张被褥,大兵们席地而坐,条件虽然艰苦,眼神中却闪烁着火花。

他们为未来的使命感到光荣。

李爱国也感到疑惑,为何要在这个时候调兵到南方。

不过身为火车司机,李爱国也没办法询问。

因为闷罐车的车厢是车皮,每个车皮之间并不相通。

张营帐花了足足十分钟,才挨个车厢把李爱国的注意事项传达了出去。

再次回到司机楼的时候,他还给李爱国三人送了三份馒头加苹果套餐。

“李司机,可以发车了。”

没有调度员,没有信号旗帜,“特殊列车”就是这么豪横。

拉响汽笛,松大闸,缓推汽门。

夜幕下,闷罐车发出了“呜呜呜”一阵阵沉闷的鸣叫声,很快“哼哧哼哧”地启动发车了。

行车比较简单,身为老司机,李爱国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功夫。

只不过他现在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研究张营帐提供的线路图。

为了防止泄密,只有火车启动后,司机才能知道这次行进路线。

这辆列车目的地并不是所谓的符建。

毕竟在这个年月,符建省内唯一的铁路线,由铁道兵8560、8511二十万部队负责修建的鹰厦铁路,正在修建中。

还需要至少两年才能完工。

所以火车从京城,到符建省沿海,只能先转湘省,再转赣省,走平汉铁路线,经由朱洲,走鹰潭中转。

最后再经由尚未完全通车的铁轨,途经邵武、南平,永安,抵达漳州郊区。

其中部分需要经过的铁道线,并不是客运线,而是多年前的货运线,线路十分的复杂,行车条件艰难。

只是也没有办法,这年月南方的铁道线实在是太少了。

国内铁道运输线稠密的地方反而是东北。

研究清楚行进路线后,李爱国从兜里摸出烟,给张营帐递了一根:“张营帐,你放心,我肯定准时把伱们送到。”

“那就有劳了。”

张营帐话不多,进了司机楼后,总是斜靠在煤水车的墙壁上,眼睛微微眯起,似乎睡着了。

李爱国注意到每当火车减速的时候,张营帐总会警惕的瞪大眼,感觉到这人很可能是从战场上走下来的。

列车在黑暗中行进了足足十多个小时,才抵达了第一个军供站。

随着一阵急促的“轧吱轧吱”声,列车缓缓停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