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第三十三个故事(2/2)

面对陌生的一切,伍盈盈应付的很是吃力,这一切对她来说还是有些过于艰难了,但她并不愿意放弃。

曾经亲眼看着那个女孩谋划、算计,才终于得来这一切,有了今日的权利和地位,她只想紧紧握住。

不可否认权势的地位确实很是诱.惑,能让人变得不像是自己,但伍盈盈并没有迷失其中,因为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个存在做这一切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一点点熟悉着手上的事务,力求处理起来也不会被人看出端倪,一直到将近大半年之后,稍微干的顺手,她才能喘口气儿去做一些别的事情。

宫里的几个孩子很是听话懂事,生在皇家的孩子,打从生下来就要比别人多几个心眼的,但这并不全是坏事,至少,伍盈盈在教导起来的时候,省心了很多。

她其实没有太大的野心,在保证自己不被其他人所主导的同时,她也希望能够回馈大靖朝什么。

伍家曾经对不起她,皇帝曾经对不起她,但是这个朝代没有、无数的百姓更没有,相反,不论之前在伍家做金尊玉贵的大小姐,还是进宫成为皇后,她享受到的一切富贵都是取之于老百姓,如此,回馈些什么也是理所应当。

在那位存在的帮助下,大靖朝老百姓们如今的口粮已经不成问题,边关也趋于稳定,一切看起来都很好,但人活着除了衣食住行外,总还有更多同样重要的事情,譬如学习、譬如成长,等等。

————-

基于这样的考虑,伍盈盈不仅延续了之前冉佳怡的作风,甚至在全国各地广开慈幼院,收留孤苦的孩子和老人,尤其对女人和小孩尤为照顾,教导能养活自己的技能、教导为人处世的道理,如此,他们日后成长,也定将是一股向上的力量。

除此外,她还大力在民间兴办书院,鼓励秀才、举人们传授知识、教书育人。

这一举动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在古代封建教育的体制下,愚民政策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很简单,人不识字、不懂得道理,就会安安分分做厚道的老百姓,不会想些有的没的,除非被逼到实在活不下去。

但是,人一旦开始读书认字,懂得了道理,就会对朝廷、对宗族、乃至父母长辈的决定进行思考、乃至提出质疑,这样无疑不利于上层统治。

若伍盈盈自己出于皇帝的位子,未必会这么多,但是她不是,她只是一个暂时的接管者,这片天下迟早要还给下一代皇族,代代相传的皇位,就不要指望坐在上面的人能全然为百姓着想。

如此,倒不如她先做了,彻底将这世道翻个底朝天,不给下一代选择的机会,届时,皇帝的权威被削弱,世家的重要性被替代,整个大靖朝一定会更加清明和干净。

当然,现阶段,这也只是伍盈盈的基本设想,真正按照计划走下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好在,皇帝如今年纪尚轻,不出意外还可以撑个几十年,即使到时被迫提前推举小皇子即位,也得有个二十年光景,这时间,已经很足够了。

屏幕快进,时间飞速流转到十五年后。

这时的大靖朝,已经是与之前每一代都全然不同的光景。

十五年前恐怕没有人能预料到,被抛弃的老人,女人和小孩不必再担心,无处可去、天地为家,只要能到县里的慈幼院,定然能有一处容身之所。

十五年前也不敢有人能想象,女子竟然能够在街上随意进出,逛街娱乐、或做些小买卖,而不必担心有坏人作祟、抑或旁人指指点点的非议。

十五年前,也不会有人想到,如今“读书人”之多,他们有的选择了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也有更多,遍布街头巷尾,或学一门糊口的技艺,或在店铺做一个小买卖人、账房伙计,甚至乃至于只是耕地。

读书不再意味着高高在上的学子,而是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老百姓,

虽则依旧没有女子入朝为官,可女子的话语权已然大大提升,朝堂上,皇帝一言堂的形势也不复存在。

要说伍盈盈到来做的最大的改变,就是改变了朝堂的议政方式,从单一的皇帝决定,到内阁商议,扮演皇帝角色的她只是居中调和,很大程度上淡化了皇帝这个位置的权威。

这一切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悄然发生着变化,日积月累,乃至如今,变化显露在所有人面前,只觉翻天覆地,可实际,不过一点点累积的结果。

待回头思考,才发现一切都有迹可循,却也无处可更改,只能说棋局太大,身处其中难以看得分明,待跳脱出来,才发现为时已晚。

十五年间,皇帝修道,皇后掌权,提出异议者不知凡几,皇后看似也确实让步,内阁的存在,她个人意志的淡化,都在说明这一切,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未必。

因为皇后改变的是整个朝堂的局势,从里到外,将他们对皇室的权威降到了最低,将议政的自由度提到了最高,试问,享受过可以自主决定一切,又如何甘心将权利交换高高在上的皇帝,做一个只会俯首称臣的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