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八章 扬州之战(3/3)

“大人,这是盘踞江北的红旗军。”

“红旗军?”琦善自然是知道这支兵马的存在。

但是他还是第一次与对方近距离直接接触。

之前都是淮安的地方民团以及盐运衙门的巡兵红旗军作战。

“报……”此时被派去探查的士兵也回来回报。

“大人,来敌有将近万人,几乎全都是火枪兵。”

琦善的眉头紧皱,他在犹豫是不是要退兵。

关键是此时还能退的走吗?

“援军来了!”

……

此时扬州城头爆发出了一阵阵欢呼声。

刚刚经历了生死大战的太平军士兵喜极而泣。

士兵们似乎是被从生死边缘拉回来。

他们都知道红旗军的存在,两者之间是邻居,平时还有一些交流。

“传令下去,纵队变横队,一支队正面突进,二支队继续以纵队跑步前进,包抄到清军的右翼,不要与对方缠斗。”

解扬州的围非常容易,但是要想重创清军则没那么简单。

江北大营向来是以擅长跑路著称。

怎么让对方不跑,那就是要贴上去,贴得足够近了,那么对方如果撤退就可能演变成溃败。

不过护卫军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轰……”一颗巨大的实心弹砸进了一支队的线列中,顿时夺走了十几名士兵的性命。

不过这些出身盐丁的护卫军士兵非常有韧性。

他们的服从意识很强,一个个在军官的指挥下依旧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

这种受到攻击还丝毫不动的线列步兵阵线给对手的压迫性非常强。

会让敌人有一种无法战胜的错觉。

英国步兵为什么每次拼着巨大的伤亡也要抵近到三十米再射击?

实际上五十米的距离,燧发枪的命中率就已经很高了。

之所以要抵近到三十米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战。

当你的对手是一群不怕死的机器,当你看着对方清晰的面庞开枪,那种心理上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

“前进……”每个中队都是一个单独的小阵,中队长直接向每名士兵下达命令。

前进的命令不断传到士兵的耳中,他们握紧手中的枪,眼睛直视着前方。

清军的巨炮是拉不走了。他们来不及完成下一次射击,炮手只能丢弃火炮向后跑去。

“砰砰砰……”

当双方还有两百米距离的时候,护卫军就开始射击了。

护卫军装备的是线膛枪,自然没必要开进到三十米。

在董良看来,士兵的性命都是异常宝贵的。

这种理念也灌输到了各级军官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