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无所不能(求月(1/2)

说起当今这个时代的政治权力分配状况,林泰来也不知道算是好还是坏。

反正朝廷对地方的威权逐渐下降,士绅对地方事务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至少在江南是这样。

如果不是这样的社会大环境,林大官人也不可能在苏州风生水起,将大量地方事务把持在手里。

而松江府的这种情况,比苏州府还要严重。所以想在松江府搞大工程,摆平松江府这些狗大户就非常重要。

林大官人有点烦的说:“先到此为止吧,等我接触过了这三家,再说其他!”

冯时可却又道:“还想说下陈继儒的事情,希望九元君到了松江府,也能帮陈继儒造势扬名。”

在历史上,陈继儒的成就很大,堪称当时天下第一山人,松江府文坛的领军大哥。

当时松江府修府志,最高学历只是生员的陈继儒就能力压一干乡官当主编。

不过现在陈继儒还只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林大官人好奇的问:

“你怎么如此看重陈继儒?新文盟成立时,你就帮他争求位置,如今我到松江府,你又让我帮他造势,难道他是你不为人知的私生子?”

“别胡说!”冯时可脸都黑了,“如今松江府文坛青黄不接,我只是看好陈继儒的潜力,有爱才之心而已!”

当然,关于陈继儒是王锡爵阁老长子王衡的陪读,而如今王衡夫人又是冯时可的侄女,所以陈继儒和冯时可是一个小圈子里的人这种事,就没必要说的太细了。

林大官人向外面看了几眼,只见外面市镇林立、人烟稠密、水网遍布.景致和苏州几乎一样。

又想起了一个不知道哪来的统计数据,据说晚明松江府的城市化率高达百分之十九,为天下第一,比苏州府的百分之十五还要高。

到了府城,林泰来从南门集仙门入城,直奔百姓嘴里的太师府。

林大官人考虑过后,决定还是先见见狗大户们,然后再去府学。

在当今江南这种人烟稠密的地方,住在城里或者城外没有高低之分,并不存在鄙视链。

像徐家的太师府在城里,而顾家的熙园在城外,全看個人喜好。

所以为了和徐家接触,林大官人就先进城了。

过了南门不远,就是为徐阶修的重恩坊,为表示礼节,林大官人停下来瞻仰了一会儿。

嗯,比自己的文武两大状元坊小气多了。

就是想不明白,徐家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牌坊迁移到别处。

徐家对林大官人的到访可谓是非常重视,徐阶的嫡曾孙、原扑街小荫官徐有庆亲自在大门迎接。

而徐阶的嫡长孙、原太常寺卿徐元春在仪门迎接,徐阶的嫡长子、已经六十一岁的徐璠在中庭等待。

老中青三代嫡长一起出动,这待遇不可谓不隆重了。

正堂中宾主落座后,林大官人一边寒暄,一边打量着徐家这三代人。

说实话,徐阶以下这三代嫡长都挺神奇的,虽然正经史料上没多大痕迹,但传奇八卦都不少。

比如说,徐璠之于徐阶的作用,就类似于严世蕃之于严嵩的作用。

徐阶退休后,徐家大肆侵占土地也是徐璠主导的。结果徐璠居然被流放了,差点混到个和严世蕃一样的下场,然后又被张居正给捞了回来。

再说这个徐有庆,被东厂提督管家欺负这个事就先不提了。

在历史上,关于徐有庆最传奇的八卦是,万历皇帝出巡天寿山时,徐有庆伴驾同行。

因为徐有庆长相英俊美貌,结果被年轻骚动的万历皇帝看上了.最后徐有庆羞愤辞官。

林大官人感觉这个八卦有点不靠谱,徐有庆如果和皇帝有这种关系,还能被东厂提督管家欺负?

反正在本时空,徐有庆辞官回乡是因为他林泰来杀了邢尚智,徐有庆担心被报复,所以走为上。

出于礼貌,林大官人并没有多看同龄人徐有庆,生怕自己憋不住笑出声。

他主要和徐璠、徐元春老中两代人说话,好奇的问道:“适才瞻仰过太师牌坊,只是心中不明,为何要迁移它?”

徐璠苦笑说:“乡论重压之下,不得不再迁。”

林大官人一百个不信,以你们徐家在松江府的地位,谁能逼你们迁移徐阶牌坊啊?

徐元春解释说:“先前重恩坊在桥西,地方太狭窄,不便于通行,去年迁移到了桥东。

然后去年乡试时,我们松江府城的生员全军覆没,堪称奇耻大辱。

结果百姓有民谣云——重恩牌楼过了河,府学生员脱了科!

面对这种舆情,我们徐家也遭不住啊,所以又想迁移回桥西。

还要烦请你这个九元真仙出面,主持一下礼仪,引导一下风水!”

林泰来:“.”

猜来猜去,原来还是封建迷信。

堂堂江南雄郡,府城生员在乡试竟然被剃了光头,确实是全城羞愤的耻辱啊,难怪莫名其妙背黑锅的徐家也顶不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