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三十二章、忒进步的自由贸易求追读】(2/2)

    .........

    就在德川兄妹和松平家利在明王府官员的带领下前往参观军校、巴淡岛军工厂的武器展的时候。

    朱道桦正在石香姑的陪同下观摩从胥家海寇之中挑选出来的精壮进行的操帆训练。

    中式的硬帆船和西式软帆的操作区别还是挺大的。

    这些经验丰富的海寇们也要经过一番训练之后才能熟练掌握。

    更何况。

    虽然说加入明军之后,有军饷,又有分地的激励。

    这些胥家海寇不至于还想着去海上做没本钱买卖的日子——就算抢到钱了,这些普通的海寇也分不到多少。

    还不如当明军旱涝保收。

    有优渥的待遇不用担心这些海寇们逃跑。

    但是也要有严格的训练老磨灭掉海寇们的海贼习性才行。

    “不错,短短一個月已经有模有样了,等他们训练出来就可以取代那些印度水手了。”

    朱道桦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石香姑在一旁微笑道:“我们胥家人能得明王厚恩,岂能不思回报,明王之恩犹如再造。”

    胥家人之所以只能沦为海寇,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本来就不受待见。

    他们不被允许上岸。

    只能生活在船上。

    如今朱道桦废除他们的贱籍,又允许他们和普通的汉人一样,立功,升官,受赏。

    胥家的海寇们当然对朱道桦千恩万谢了。

    “香姑,本王对自己的部下自然是一视同仁,有功则赏,有过则罚!”

    说着。

    朱道桦翻身上马。

    和石香姑并辔而行。

    他接下来的目的地是视察铸币厂,然后是回到明王府一一接见各国使者。

    朱道桦现在真的是忙得连轴转了。

    每天都必须要抽出半天时间接见各国来使,将南洋贸易规则先和各国使者私底下进行沟通。

    毕竟明王府召开的“南洋贸易大会”,必须是个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怎么才能成功,怎么才能胜利呢?

    那就要在台面下多沟通,多做工作了。

    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朱道桦当然清楚。

    任何所谓的大会召开的时候。

    基本只需要举手表决就好了。

    大事情都是私底下开小会解决好了。

    而对于南洋诸国而言。

    朱道桦虽然规定了贸易地点,贸易的货币。

    但是他没有限制贸易的规模和对象。

    和荷兰人的独占垄断贸易比起来。

    这个规矩简直是自由得不像话。

    所以这一套在后世看来几乎就是“贸易霸权主义”的贸易规则。

    现在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开了进步的“自由贸易”的先河。

    这么进步。

    能得到南洋诸国的拥护也就不奇怪了。

    事实上现在南洋诸国也没有什么“金融主权”、“贸易主权”的概念。

    因此对于朱道桦要求的使用明元贸易、指定地点贸易的要求基本都全部接受,没有什么障碍。

    至于西洋人....

    在没有把握击败明军的海军之前。

    他们也只能接受这一套规则——因为本质上,这一套规则让大部分的西洋人也能享受到“自由贸易”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