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懒政(3/4)

对此,朱元璋其实太有感受了。如果当初他能吃饱穿暖的话,就不会提着脑袋造反了。

因此,他听到这里时,便点评一句道:“这小子这点是没说错的。或许之前的一些考虑,沿用前朝的做法,有些简单了。”

大明王朝稳定与否,长长久久与否,这是朱元璋最为关心的。张一凡提及这个,他觉得有道理,就会重视起来。要是只如同前面所说什么规律之类的,他压根就没重视。

给百姓规定职业,只能从事什么,并不是大明朝所创。事实上,从官制到朝廷各项律法,很多都是沿用前朝,就一代代传下来的。

如果张一凡给朱元璋以前的皇帝说这种话,估计没几个人想听,愿意听。但是,朱元璋却是不同的。他是真正从底层老百姓出来的,相对其他皇帝来说,最能知道老百姓过得好坏所产生的影响。

此时,朱标听到他父皇虽然没有说赞同,但是也算是表扬了下这种说法,这让他精神一振,便又开始说后面的事情了。

“一凡也提醒了,说这么一来,很大可能会出现有钱的更有钱。因此限制大明朝贫富差距过大,也是有必要的。最好是收什么个人所得税。说是以个人,家庭为单位,以礼制来制约,衣食住行方面,以功名、交税多少等等来区分。功名不说,每年交税多少......

130懒政

才能住什么样的房子,越好收得越多税,似乎是一种可行的做法!”

朱标说到这里,自己都笑了下说道:“儿臣也不信,会有人有了很多钱,却只住茅草屋,穿粗布麻衫?如果这样,赚钱还有意思么?”

朱元璋听了,并没有说话。朱标知道,父皇这是在思考。于是,他便不说了,等着朱元璋先考虑完毕。

朱元璋想了会,忽然发现没声音,便看向朱标说道:“说完了?”

“还有一些!”朱标听了,连忙表示道。

“那就继续说吧!”朱元璋听了,吩咐一句。

其实,后面是什么内容,他已经看过,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要朱标再说,也是在培养朱标而已。

朱标这边,却不知道这一层意思,只知道父皇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于是,他就继续说道:“一凡还举了水泥的例子,说水泥是基础物资,可以允许所有百姓都能使用。但是在修建房子的规格上,却是可以区分。如此一来,百姓也能享受水泥的好,却又能让朝廷收到足够的钱。包括其他物资,涉及民生的,比如盐铁,都该如此操作。儿臣以为,这一点,一凡是说得有理,但是也说简单了。”

“没错,这些事情说起来就是上嘴皮一碰下嘴唇的事,但是真做起来,谈何容易?”朱元璋听了,点点头说道,“这个小子啊,缺少历练,不知道真正做事的麻烦!”

说到这里,他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朱标见了,稍微等了下,不见朱元璋再说话,他就接着说道:“一凡还说了大明疆域广阔,地方民情千差万别,所以就算是在大明宝钞使用一事上,也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就算如果专门设立衙门用于发放和收回大明......

130懒政

宝钞,对应的利息也要区别对待。儿臣认为,这一点还是合理的。虽然一凡是用了柳家村和周边村子做说明,但是这个由点及面的推测,是有道理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拍了下手中这份厚厚的奏章说道:“父皇,一凡所说,一共就这么多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伸手示意了下,要过去了这份奏章,自己打开又翻了一会之后,便抬头看向朱标,问道:“你觉得,这小子说了这么多,哪些是有用的?”

朱标听了,有点为难,没法立刻回答,想了好长一会之后,才回答朱元璋道:“父皇,如果只是看这份奏章的话,儿臣觉得……其实……好像都有些道理。但要说能确保容易做,且不大容易出错的话,就是改下倒钞法。儿臣觉得,朝廷承担下新钞成本,确实是应该的。至于金银的兑换,或许是原来就有用金银换了大明宝钞的,就允许他们可以用大明宝钞换回金银,至于没有的,就不能换。”

说到这里,看朱元璋并没有说话,他想了下就又继续说道:“至于其他,牵扯太广,儿臣觉得,如果只是凭着一凡的这么一番话就去做,怕是有点儿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