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渊欢之 第七十二章生病(2/3)

    首先,查办不服政令,有害救灾之人。

    有害救灾的人不止官员,还包括某些商人和农民,他们逐利卖粮,导致非灾区出现饥荒。

    这一步的目的是朝廷通过抑制借危机谋利者,来消除百姓各种敌对情绪,以维系天下的稳定。

    其次,设立仓廪,有余粮者纳粮以救灾。

    这里主要面对的对象还是商人,特别是有粮铺的商人,其次才是百官。

    接着,平抑物价,惩处囤积居奇者。

    这道政令出来并没有实际意义,天高皇帝远,平抑物价的情况全看县令的执行能力。

    至于惩处囤积居奇者,朝廷并不知道谁在囤积,粮铺也不可能实名登记买粮。

    当然,有一种直接的方法能够知道,让官兵破门而入,查看是否有囤积粮食的情况。

    可是这行为又影响了民心,等于跟第一条冲撞了,所以这条可以直接忽略。

    最后,要求农民节俭用度,减省礼仪。

    类似祭祀嫁娶之类的,能减省就减省,能薄礼就不要厚礼。

    鹿县属于非灾区,这个冬季死的人也不在少数。

    一条巷子十家有七家挂起白布,等一切安定下来的时候,已经进入了五月。

    如今宋欢已经不用每天接送阿弟去学塾了,因为有于栄(róng)少年的帮忙。

    每天早上他都会来到后门,喊一声后就和阿弟一起去学塾,下学也直接把阿弟送到家,让宋欢省事不少。

    那会儿于栄终于还是熬了过来。

    虽然宋欢每次看着他都觉得他半只脚都快踏入棺材了,但他的生命力确实顽强。

    他最值得宋欢佩服的就是思想积极向上。

    他不一味的沉浸在哀伤中,把悲恸转换成动力,读书习字已经到了疯魔的程度。

    头悬梁锥刺股形容他都不为过。

    他是时刻都不放松。

    端午这天,宋欢收到了一个包袱,还是上次的小厮送过来的。

    宋欢进到中堂拆开包袱,里面有两套衣裳,一套浅云色的是阿弟的,一套淡绿色的显然是自己的。

    袖口、裙摆以及领口上都用天缥色的丝线绣了祥云。

    还有两个精致的荷包,依旧是祥云的绣样。

    纯净淡雅,底色用高明度的浅蓝色为主,搭配白色丝线,整体清新雅致,含蓄秀美。

    旁边还有一个锦盒,宋欢打开,里面有一叠纸。

    宋欢打开看,是一些文章的注释和解析,跟译文相似。

    应该是傅渊之上课做的笔记,这玩意儿放在这个年代可是非常珍贵重要的。

    说起译文,宋欢觉得自己又有话说了。

    译文有利有弊。

    在这个年代,译文为什么重要?

    那是译文重要吗?

    那是翻译译文的人重要!

    著书立说的大儒写出来的译文和普通秀才的译文能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