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给抑郁症患者贴标签(2/4)

请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抑郁症患者“脆弱”,并下意识地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吧!

“福克纳得知海明威自杀后,说了句令人心脏一颤的话。他说:我不喜欢一个走捷径回家的人。仲旭兄,这也是我想跟你说的。可我不是不喜欢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以这种决绝的方式离开。可我知,谁也没有权力苛责你。你的世界没有人能探知。”

自杀是“走捷径”?如果福克纳真的如此评价海明威,我感到遗憾;尽管你说,“谁也没有权力苛责你”,但你这段话明显隐含着指责。你未必了解抑郁症,未必了解抑郁症患者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真实痛苦,就“心脏一颤”,作这样的评判,是不是太轻飘?

“一位读者、写作者在微信上私下里说的,因为相近的文学趣味,他常在网上跟孙仲旭交流互动,一切微博上的交流都觉得他不可能得抑郁症。”

诊断抑郁症,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专业临床技术,岂是微博交流就能判断?

由于社会舆论对患者的蔑视,甚至患者本人也自我轻视,他会下意识地掩盖病情,用最大的意志力维持日常生活,不愿意放弃“尊严”,不愿意对人倾诉,从而进入恶性循环。人前强颜欢笑,背后暗自哭泣,这在临床上有一个专门术语,叫“微笑型抑郁症”。

“一位他的翻译同行说,‘他明明说等我去广州请我吃牛杂的!’”

同上。

“大概越自省的人活得越痛苦,但您翻译的书还有写过的字,都会留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