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炎黄血脉;就没有这样欺负人的(3/3)

法海以人族后辈身份,向几位圣皇弟子礼,“人族唐三藏,见过诸位人王陛下。”

“三藏无需多礼。”开口说话的是伏羲大帝。

三藏在他们面前保持谦逊,他们自然也不会真正的自持身份而拿大.当年孔丘初入火云洞的时候,也是一贯以后辈的身份见礼,等相处的时间一长之后,便也自然而然的收起了表面的客套,论心而交。

其实自伏羲大帝之后,每一个“飞升”火云洞的人,都有同样的经历。毕竟在他们看来,这里面的也都是自家祖宗啊.称兄道弟可还像话么?

等三藏法师讲明了来意之后,伏羲请了三藏入座,而后笑道:“圣佛能在人间开设佛宗,自然是人间之幸事只是我等坐道火云洞,轻易不能离山,否则定要亲自前去恭贺。”

伏羲大帝从衣袖之中取出一副阵图来,信手一送,阵图便飘至三藏法师面前,而后便听伏羲大帝说道:“虽不能亲临,但此阵或可贺礼,做个守护山门之阵基。”

法海可万万没想到,自己来一趟竟然还能得到这般机缘,心中正要拒绝的时候,却见那阵图之上照应出“先天八阵图”五个大字.即便是法海,心中也得出现片刻迟疑。

但他还是瞬间就调整过来了,将阵图往前一推,道一声:“无功不受禄,贫僧何德何能,受陛下如此重宝。”

出自伏羲大帝之手的“先天八阵图”,即便是用脚指头想也知道绝非凡品,若说三界之中在八卦之道的造诣,即便是老君也不敢说强于伏羲大帝。

可有些东西,并不是仅仅因为喜欢,就必须要占为己有的。

法海是个讲原则的人,被初次见面的伏羲大帝如此礼遇,甚至让他有些觉着不太自在。

“你当得起。”伏羲大帝却看向法海说道:“何况吾知你之志,况且此物只是吾作为人族天皇,对后辈的一些提携关照.三藏尽管收下就是。”

一旁的神农也说道:“你若不收,却叫我等也为难.”

说着,神农也取出了一本书卷,道一声:“吾千年精修而成一卷《本草经》,本也想要赠与三藏,使之在人间传承推广,可如今”

神农也把目光看向了三藏法师,似乎在说:你不收伏羲大帝的阵图,我这《本草经》也不好出手相送.你自己考虑清楚了。

于此同时,轩辕黄帝取出了《黄帝内经》;少昊则是取出一只金色的雏鸟,但法海一眼就看出,这其实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凤凰.

颛顼、帝喾、尧与舜,四位人王,也都有各自取出了一份不俗的贺礼。

最后的大禹,更是把他的开山斧摆在三藏面前,道:“此斧子不该随我在山中腐朽,赠于三藏自用也可,替它另寻一个主人亦可。”

就没有这样欺负人的!

其实也不是这些老祖宗太热情,实在是自嬴政之后.这人间也少有几个能入他们眼的。

如今人族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唐三藏,还能一路跑到他们火云洞来拜访,岂能轻易放过?

要不然说还得是祖宗靠谱.诸天的神佛,可会对人族有这般大方的时候?

见实在是推诿不得,法海便也只好收下,并且他对几位人王做出了保证,言说这些相赠的物品,自己绝对不会藏私,全都会用在强盛人族之上。

三藏法师的人品,在三界都是一块儿金字招牌,十分坚挺。

除了伏羲之外,剩下的几位人王对“唯识教法”并不感兴趣,故而当伏羲要同三藏法师论道的时候,他们便纷纷告辞了。

在大禹等人离开洞府之后,伏羲看向了三藏法师:“适才仲尼说要同你讨教‘唯识教法’,正巧吾也感兴趣,便就在此处同论,如何?”

“全听陛下吩咐。”

法海对此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与这两位一同论道,对于法海来说那可当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若非他心情沉稳,只怕这会儿已经请亲自去请人了。

见三藏没有拒绝,伏羲向身边的卦嘱咐了一句:“将仲尼先生请来等等”

卦停了停脚步,看向了伏羲大帝,就连他也不知道伏羲大帝为什么让自己等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