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搜集金手指 第二十二章 公租房(2/2)

    买地是一大笔支出。

    建设又是一大笔支出。

    房子要是建好了,卖不出去,或是只卖出一小部分,那剩下的只能砸在自己手上了。

    无法变现的资产,那都是亏损啊!

    虽然上面对【超群集团】的态度很模湖,不过遇到这种情况,他们还是打电话过来,看看【超群集团】,或者说,吴思源心里的真正想法。

    结果吴思源很直接跟他们说,这笔钱就是打算用来亏的,建好之后的房子,吴思源并不打算拿来卖——韭菜根都快被连根拔起,想要卖也很难卖出去了。

    【鉴于大环境如此,

    吴思源的打算是用来——租!

    是的。

    【超群集团】在全国范围内买地。

    买到的土地,一小部分将会用来建商品房,建商业广场,或者其他商业建筑。

    而绝大部分的土地,则是用来建立公租房,而且还是相对廉价但环境等各方面,要比各种城中村,地下室要好多的公租房。

    这想法其实跟某些人不谋而合。

    明眼人都已经看到土地财政无以为继。

    但土地财政又很重要。

    之前有放出舆论试探房地产税。

    但阻力太大了。

    同时也是担心房地产税的推出,导致一直在横盘的房价直接崩盘。

    那才是会引起系统性危机的。

    所以上层又有设想,先是慢慢剥离房子的金融属性,在民众心中形成新的认知,以后能买房的去买房,不想买房的就是租房。

    通过公租房的租金收入抵消卖地的税收。

    通过商品房的市场化为基础,通过市场化的商品房租金和公租房租金的对方,从而使得公租房经济胜出。

    当然,想要这么搞的前提是得有足够的公租房。

    地方得先投入资金建立足够的公租房,才能启动这公租房。

    今年,也就是2022年这一年,全国计划筹集保租房240万套。

    看起来很多,但这保租房数量远远不够。

    而【超群集团】说要买地建公租房,对国家来说,却是一举两得。

    一是买地有效补充了地方的收入。

    二是【超群集团】要建的公租房,只要没有附加上金融属性或者人为的其他属性,比如说户口,教育,医疗,那么公租房目前对商品房的冲击就不会大。

    公租房第一冲击的对象,则是国内数量不小的包租公包租婆食利阶层。

    包租公包租婆的数量不少。

    但跟国内有租房需求的民众比起来,这点人数又不算什么。

    更重要的是,很多包租公包租婆都是以自然人形式对外承租。

    他们通过租房获取的利益,国家是很难收到税的。

    而如果由一个或者多个大型的租房集团来租房收租,正规化的运营,对国家管理和收税都很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