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贞观二年殿试出卷(1/5)

自从上一次城门前的布告上,说道将会在六月六号上午卯时在太极宫由李二陛下亲自监督考试,举办一场面向全体长安城的考试。

全城的读书人都在争相传告。因为这即使考不上,靠着见过当朝天子一面都足够这些读书人吹够一辈子了。

在叶家,叶继明从李二陛下的彻夜长谈中回到自己的宅院,开始着手出题。

出题的范围这次将会是相当的广泛。但是主要集中在六门科目以及四书五经。

至于为何还要考四书五经,因为要顾及一部分人的面子。这部分人主要是当今的五姓七望。

当前叶继明这一股势力还是比较弱小,叶继明懂得,在势力弱小的时候,蛰伏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选择了一种折中的方案。

例如在卷面中,首先开创的提出了后世王阳明提出的天人合一,心学,理学的基本概念。

当前的儒家才刚刚在萌芽期,还没有后世宋朝发展到了心学,理学,这种地步。

叶继明知道,如果这一次直接抛出两大基本学派将会引起一场浩大的风波。

在卷面中写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读书人,曾经苦读,就是不曾开悟。后来这位读书人来到了一片竹院。一连做了几天,最终开悟。懂得了何为致良知,并提出了天人合一。

这便是成为圣人的核心。叶继明知道,从此天下儒家发展到了高峰。

心里有点愧对后世几百年那位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所以直接把这位读书人说成王阳明。算是对这位儒学大家的聊以慰藉。

这是仅仅关于四书五经的内容。

然后试卷的下一部分将会是关于农学的相关知识。例如水稻收成的时间,水稻施肥是怎么施肥的。叶继明在出卷的时候看到大唐种田仅仅是从隋朝传播下来的随地撒成一堆。那么这种施肥的方法将会是开创性的。此处对应的是后世学科知识中的生物学知识。

试卷的下一部分是关于高中地理的知识,此处就是对应于古代的天文历法的基本知识,出了一些关于地球是圆形的基本的概念,叶继明相信,这将会是引起轰动的。

下一部分是关于化学的相关知识,这部分对应于一些炼丹术,出了一些简单的置换方式,例如增青化为铁等基本事实,由于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没办法写出更为完全的理论体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