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要当皇帝(1/2)

!--go--

朱元璋那边还在等着朱允熥下最后的决定。

他有点期待的看着朱允熥,想看一看,这个最近这几天表现的十分出色的孙子,在如此强大的压力之下,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朱允熥这一个时候,心里是十分忐忑和彷徨的,但是他想起了那礼部侍郎王士嘉的父亲。

这个祸毕竟是他自己闯下来的,他不可能为了自己这点安危,就置王士嘉父亲的性命而不顾。

或许,这不符合他一个大明王爷的利益,但是他觉得他必须要这样做。

我觉得他心里过不去。

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朱允通现在已经明白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那他就必须要为以后打算。

到现在朱允熥是朱元璋的孙子,他也算得上是一个嫡子。

因为他的亲生母亲常氏是朱标真正的原配,而朱允炆母亲是朱标后来的填房,他们都是一样的,双方都可以说是嫡子。

或许朱允炆的年龄稍稍比他大一些,但是双方的差距并不大,还没到出现不可逾越的鸿沟。

就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朱元璋显然更倾向于立一个皇太孙,而不是从自己的儿子之中,再挑出一人立为皇太子。

那么他就会成为朱允炆有力的竞争者。

如果说历史上,朱允炆能够一直好好当着他这个皇帝,那一切便就罢了,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他哪怕当个闲散王爷,快快乐乐地享受着荣华富贵度过这一生,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历史上却纷纷却偏偏发生了变故,直接让朱允炆连自己都保不住,而他之后的处境就更是难堪了。

靖难之役之后,朱允熥被降封为广泽郡王,居福建漳州府。同年九月十日,与怀恩王朱允熞被召至京中。

十一月十三日,与怀恩王朱允熞被朱棣以不能匡辅其兄的罪名废为庶人,禁锢在安徽凤阳,于永乐十五年暴卒,年仅三十九岁。

也就是说,等到将来他那个好四叔朱棣当上皇帝之后,他就会被囚禁起来,一直囚禁到死。

足足十七年的时间,跟坐牢没有任何的区别。

朱允熥那时还得活在胆战心惊之中,要不然在历史上,他也未必在三十九岁就已经死了。

何况他这三十九岁就死了,里面有没有猫腻,那也是谁都说不好的事情。

毕竟暴卒这两个字,本身就是很微妙的两个字。

朱允熥就算为了自己的小命,为了以后的自由打算,他也不能让这个皇位落入到朱允炆的手里。

何况这朱允炆面上虽然兄友弟恭,但实际上是怎么样,还是有点不好说的。

比如说,朱允炆当上了皇帝之后,竟然封他为吴王,这个就很耐人寻味了。

吴王这个位置,可不是随意一个人都适合来当的。

这个爵位,当年是朱元璋用过的。

朱元璋当年先成为吴王,那么吴王这一个爵位,就天然赋予了一种特别的含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