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不小啊~(3/4)

“轧钢一厂和二厂当年也是大厂的,人多力量大,问题也多嘛”。

“确实是这样的”

李学武点头道:“现在轧钢厂不算新招待培训人员,总数已经超过一万六千人了,预计今年年底总人数将超过两万人”。

“你看,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朱小林对李学武摊手道:“化工厂的四千七百人我们都要愁福利待遇,愁人事安置,愁工业发展,更何况是你们呢”。

“所以轧钢厂要拓展重工业钢铁上下游产业链”

李学武坚定地说道:“化工厂之所以能成为化工企业的托拉斯,就是得赖于丰富的化工产品”。

“越丰富的产品就越有竞争力,越优秀的产品就越有生命力”

李学武张开双手示意道:“轧钢厂要走小而精、小而专的先进管理模式,重新稳固生产根基,拓宽产品项目、品类和发展方向”。

“用小工厂、小投资、小产品来撬动大生意、大市场”

李学武的话说的是轧钢厂的发展意图,可也紧扣了化工厂的发展优势。

表明决心和态度,又赞誉了化工厂,真可谓是语言大师了。

朱小林十分满意李学武的说辞和态度,笑着示意了李学武,对着化工厂几人道:“轧钢厂有能人啊!”

“哈哈哈~”

由化工厂众人带头,会客室里又响起了阵阵的笑声。

朱小林看着李学武,脸上是笑意,眼神却是认真地说道:“轧钢厂的这个小产品、小投资、小工厂,可哪点都不小啊!”

“呵呵呵~”

李学武轻笑着回答道:“小产品确实是小产品,但并不代表利润也小”。

说着话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指甲刀放在了两人之间的茶几上,介绍道:“这是轧钢厂分厂那边刚做出来的产品”。

“指甲钳?”

朱小林微微眯着眼睛看了一眼,并没有去拿它,而是又疑惑地看向了李学武。

“对,是指甲钳,但不是普通的指甲钳”

李学武笑着说道:“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良莠不齐,有的可能用几次就钝了,但这个不会”。

说着话点了点那个小东西,道:“它能剪铁丝,并且保证不会钝,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东西”。

“当然了,我们也做大项目”

李学武说完摊了摊手,道:“可大项目难做,有投资高、风险大、品控困难……等缺点”。

“但难做并不代表不能做”

李学武认真地说道:“小项目能获取大利润,大项目也能实践和拓展重工业工厂的更多选择”。

“重要的是把控风险,将失败的可能降至最低”

李学武看向朱小林说道:“我们选择了一条实践大项目的稳妥之路,那就是合作”。

“轧钢厂愿意就大项目与相关兄弟单位展开合作,用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把控风险,共享创作,共享成绩”。

“比如说汽车制造,我们厂有发动机和变速箱制造技术,能研发,能生产”

“我们厂也能造架构,搞冲压、搞焊接,可其他零配件我们厂是不能生产的”

李学武对朱小林解释道:“即便是能生产我们也不会生产的,这样的制造成本太高了,我们只搞核心技术和总装”。

朱小林微微皱眉地点点头,道:“我明白了,你们是把汽车制造整体工艺切割开了,只搞其中的一部分,对吧”。

“就是这样”

李学武点头道:“发挥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不然这个车我们是绝对搞不出来的”。

“是了,是了”

朱小林终于明白了,联合企业里的汽车配件厂是绝对满足不了一整台车的工件要求的。

他原先还在想,轧钢厂到底是发什么疯,要搞这么大的工程。

一整条汽车配件生产厂建设下来,轧钢厂砸锅卖铁还行。

可那样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嘛!

后来他们合计了,可能是把配件厂跟他们这样的工厂合作搞,减轻压力。

这会儿听李学武解释完,恍然大悟,原来轧钢厂比他们想的还要激进。

那就是甩开一切可以交给其他工厂代生产或者采购的零部件,自己只搞核心,搞不定的就合作关键部件。

轧钢厂有着完备的工业生产基础,搞发动机和底盘制造当然没问题,搞车体冲压和焊接也没问题。

但要他们搞车内部件装备就有问题了,毕竟他们没办法自己搞海绵、搞轮胎、搞胶管、搞轻量化部件嘛。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把化工厂拉过来搞合作,简单的问题简单办。

联合办厂思路很清奇啊,这类部件都会成为汽车的赋值功能,跟核心技术一样,会是提升竞争力的手段。

剩下的那些无关紧要又能通用的部件生产起来不值得,管理又麻烦,全都抛开,造车就真的简单多了。

别看轧钢厂手里捏着的都是大件,但大件的生产成本并不高。

反而是那些螺丝和电线什么的,那个才是高成本,生产的数量越少成本越高。

换句话说,技术都在大件上呢,技术占比越高的产品,成本越低。

一台车成本如果是一千元的话,那轧钢厂负责的成本可能就两百,合作的成本不到一百,剩下的都交出去了。

朱小林现在明白了轧钢厂的造车手段,也就明白了李学武为啥说是小产品、小投资了。

明白了小投资,他也就明白李学武为啥说是小工厂了。

一个个投资小,规模小的工厂能拼起一个大项目。

李学武示意了朱小林说道:“未来轧钢厂的汽车工业一定是要跟化工厂展开更多合作的”。

“包括采购化工用品,胶管、轮胎、防冻液、润滑油等等”。

说到这里,李学武又笑着道:“轧钢厂正在全国各地选址,建设办事处,其中伴随着的就有汽车销售点和服务点”。

“跟化工厂的合作可以是长久的,这些产品都是汽车在使用中会消耗的”

李学武扫了化工厂众人一眼,自信地笑道:“长久的小生意坚持做下来,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作为了”。

“哈哈哈~”

朱小林笑着点点头,道:“言之有理,说得好,李副书记有见识啊,也有谋划”。

“以小见大啊”

朱小林感慨道:“化工厂当年也是如此啊,从生产小瓶装的化学试剂供给学校实验开始,到现在的亿万产值”。

李学武吹完牛哔刚想端起茶杯歇口气,没想到被对方一记凡尔赛给撞了个够呛。

码的!亿万产值了不起啊!

我们轧钢厂有一万六千人!

化学界的托拉斯就了不起啊!

我们轧钢厂有一万六千人!

四分厂、多个小厂了不起啊!

我们轧钢厂有一万六千人!!

打起来也是我们三个人打你们一个,有什么好嚣张的!

朱小林是有嚣张的本钱的,他也听不得别人在自己面前吹牛哔。

虽然轧钢厂这一次吹的很6,又是造车又是造船的,但他不在乎,他们化工厂依旧是行业顶尖。

况且吹的6不管用,得拿出实际的产品来。

京城化工厂是不生产轮胎的,但他们有防冻液、润滑油和其他橡胶制品。

所以李学武说的加深合作,持久经营并不是吹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朱小林微笑着看向李学武,看向轧钢厂众人,挥了挥手,连同化工厂的人也一起包括了,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