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宝庙(2/2)

经过马仪的打探他发现此地的华人生活的还是不错的,按照荷兰人的殖民制度,一等人自是荷兰人不必说,二等便是华人,本土柔佛人位居末尾。

许多本土贵族的土地被荷兰人没收交给了当地的华人。

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华人勤劳、聪明,但另一方面也是荷兰人为了割裂本地社会,将本土人的怨恨转嫁到华人身上,造成双方对立以便于其统治。

这个情况让马仪又喜又忧,喜的是在此地的华人并未受到太多迫害,相反其经济地位普遍较高,忧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恐怕很难说动这里的华人归国。

天大地大,对普通的民众来说,生活幸福,吃饱穿暖便是最大。

想到此处,他瞬间没了谈话的兴致,但老板娘谈兴正浓却不想放过马仪。

“客是第一次来满剌加吗?应是从东宁来的吧。”,老板娘一脸好奇地打探着。

马仪也没隐藏,点头承认道:“初到贵宝地,确是东宁海商。”

老板娘突然压低声音神秘道:“城郊有一处三宝山,是当年三宝太监船队修筑宫殿设立官仓之地,如今是此地最大的华人墓地,山下有个保山庙,里面也住着明人。”

马仪闻言顿感好奇,不待他细问,老板娘主动结束了谈话,转身回到了后堂。

马仪见状不好再去追问,便上楼将消息同步给了刘自任,刘自任轻叹一声道:

“我一路看来也发现此处华人多为老板,伙计大都是本地人,想鼓动他们归国怕是不易啊。”

两人忧心忡忡,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翌日,两人动身往城郊的三宝庙而去,想要会会老板娘口中的明人。

等到了地方只见山脚下一个红墙配琉璃的寺庙来往华人甚多,香火旺盛,房顶飞檐描有彩龙戏珠的图案,庙内供奉着郑和座像。

庙内仅有一位老庙祝一副悲悯的面孔打量着来上香的众人,马仪左看右逛,除了几个年幼的华人小庙童外再不见庙中还有其他人。

他只好硬着头皮来到那庙祝身前拱手自报家门道:

“庙祝请了,我兄弟二人自东宁而来,在海上跑跑商贸,听闻此地乃是三宝太监当年暂居之地,特来瞻仰。”

随即他压低声音道:“听说此地有明人居住?”

听见马仪的话,庙祝微微睁大了双眼细细打量了一下马仪后轻声道:

“若贵客想寻明人,恐只剩我一个了,若是找华人嘛,这来来往往的香客皆是。”

马仪全神贯注地支起耳朵才从对方浓重的广东口音中听明白大概意思,他面色肃然地拱拱手道:“敢问老先生名讳。”

庙祝笑了笑,“名号不值一提,老朽之身,不过历史尘埃罢了,只是此处明人将亡,华人的大劫亦不远矣,实在令人叹息扼腕。”

说完后老庙祝转过身来,不理会身后马仪的追问,他自顾自地向后院走去。

从老板娘到这个庙祝,每个人都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让马仪心中很是憋闷。

他有预感一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不顾刘自任的阻拦,他推开挡在身前的几个小庙童,闯进了后院。

定要问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