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因为裕安,朕才在意皇位……(2/3)

自从他打算成为孟鸿羽的依靠后,他开始想要变强。

但是,身份的差距却不会因为自身变强而改变,有些人终归是他左右不了的。

当孟鸿羽再一次自三皇子那儿受了委屈,并被太子偏帮后,他首次产生了争皇位的念头。

想法种下,他开始付出努力。

即便所有人都觉得,晏云这样一个不被皇帝重视,甚至连名字都不被记得的皇子,不可能对早已被定为储君的太子,以及朝中支持者众多的二皇子构成威胁,晏云却始终没有放弃。

他拉拢了同他一样,被皇帝视若无物的七皇子晏景,并开始了没有回头路的夺权之路。

自此之后,他走的每一步,都让他更接近皇位,也拥有了更多能够保护孟鸿羽的力量。

而这,却让文承年大吃一惊。

三年前,一向在朝中寂寂无闻的六皇子和七皇子突然开始崭露头角,之后不久,太子、二皇子结党营私,皇后谋害昭太妃幼子,徐贵妃勾结外戚干政……各种朝堂宫闱的阴私,都在短短一年内,就暴露了个一干二净,而朝中风向也逐渐转向了晏云。

尤其是在先帝重病后,晏云与晏景合力将混乱的朝纲推上了正道,这让晏云成为了无可挑剔的皇位继承人。

文承年一直以为,这两年的局势之变,是出于晏云的野心和雄心壮志,亦是他多年韬光养晦后,找准时机做出的举动。

却没想到,晏云的动机比他以为的还要简单。

而且,并不那么宏伟。

晏云似猜到了他的看法,“母后乃将门之后,不屑宫闱斗争,亦不在乎权力,故而朕自小也不在意这些。朕的确没有雄心壮志,甚至曾经因为无欲无求,找寻不到人生目标。而裕安,赋予了朕目标。”

这是他从未与人提及过的,孟鸿羽于他的意义。

文承年愣了半晌,问道:“陛下为何与我说这些?”

“为了让你明白,裕安在朕心中的重要性。若不能比朕更重视她,就没有资格来与朕抢她。”话及一半,他又唇角一弯,“这世间,也不会存在有这资格的人。”

面对晏云的自信,文承年无言以对。

在晏云面前,他输得彻底。

他惨然笑了两声,而后跪拜在地,终于说出了那个早已下好的决定:“恳请陛下赐婚。”

晏云挑眉,“文大夫确定了?”

文承年苦涩而又无奈道:“确定。”

晏云眼露笑意,随后拿过事先准备好,被放在一边的赐婚圣旨,亲手交到了文承年手上。

“那就如文三公子所愿。”

文承年听到自晏云口中说出这受身份所限的称呼,一时间心中百感交集。

事既已定,晏云便打算离开了。

他转身向门外走去,手才搭上门扉,晏云忽然唤道:“陛下!”

晏云悠然回首望他,“文三公子还要说什么?”

文承年犹豫片刻后,道:“公主所愿,是一生一世一双人,过普通自在的日子。我无法办到,所以放弃了。若陛下亦无法办到,还请陛下早早放过公主,还她自由。”

晏云面不改色,手指却几不可察地一顿。

随后他云淡风轻地道:“从今往后,裕安之事与文三公子无关。比起裕安,文三公子还是多考虑考虑城中的孤苦百姓。”

文承年不解:“陛下此言何意?”

“朕曾说过要出资建义药馆,让无所依者有处看病。朕打算先在京内设一处义药馆,若办得顺利,便在各地皆依样设办。关于义药馆,朕认为,没人比文三公子更适合去管理。若京内施行成功,往后北淮各地,也得由文三公子去协助设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