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拖欠?不,是偷税漏税(3/3)

但朝廷也有规定,地方官就要用其他方法进行补充。

比如巧立名目压榨平头百姓,以及一些没有背景的商人,或者就说闹灾了收成不好,要求朝廷减免等等。

群起而效之的结果就是,从士绅到地方官府,在隐瞒上形成了默契,使绝大部分应缴的赋税变成了纸面上的数字。

但拖欠毕竟不是办法,打的欠条也是早晚要还的。那这些士绅和官员就不害怕吗,就想着能这么长久地拖欠下去?

当然不是,他们有他们的办法,那就是等着朝廷的大赦或减免。

象是皇帝登基、大婚、生孩子等等,或是军队打了大胜仗,或是地方出现了天灾。朝廷通常或是大赦,或是减免地方赋税。

这样一来,拖欠了几年或十几年,总能赶上一波吧?

不管是减免一年或几年的赋税,士绅们的拖欠就能合法地免除一部分,甚至是勾结官府,来个一次清零。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士绅团体甚至会主动制造大赦的理由,比如搞什么祥瑞出现,虚报地方灾情,勾结土匪制造动乱等等。

没错,江南士绅已经变成了一个利益团体,枉顾国家利益,只顾中饱私囊。

欠的总是要还的,这些江南士绅的伎俩在历史上得到了报应,那就是清初掀起的奏销案。

在刀把子面前,江南士绅斯文扫地,终于明白新主子是靠拳头说话的,又有“探花不值一文钱”的嘲讽戏谑。

现在朱由校也可以这么干,但一场动乱却难以避免。士绅煽动百姓搞什么罢工罢市,这在明朝并不少见。

当然,现在的明朝是肯定能把动乱镇压下去,但这不符合朱由校在今年实现诸多目标的计划。

所以,朱由校思之再三,决定暂且放一放。地方官府不可信,就换上得力的,再动用厂卫侦察,掌握充分的证据,确定打击的精准目标。

或者,也可以改换一种手段,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最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