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本源之力来点)(2/5)

“诸夏大势而为,廉颇……的确有不小的功劳,我王,若然赐封,也能够因此减弱山东六国的抵抗之力,也能够让山东六国希冀一天下之人看到大秦之心。”

“而秦国所付出的不过是些许封赏,启以为,武真君所言,不无道理。”

相邦昌平君自然也很快的明悟过来,从整个诸夏角度来看,廉颇却有大功,尽管其一生都在征战,而且杀戮秦人甚多。

但,他的死对于诸夏一统来说,有不小的推动之力,武真君之言便是要借助这一点,极力削弱山东六国的影响,说不准,秦国此令一处,还能够使得一些山东六国之人亲近秦国。

换言之,儒家的仁礼也浸染不少。念及此,也是起身,拱手对着秦王政一礼,总之,廉颇的死是注定了,如何削弱其不良影响,武真君所言字字珠玑。

“孔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武真君之言,廉颇舍生取义,实乃儒家纲要,合乎利益,奉行大义,此为大善,赐封廉颇,也可令山东六国那些追求仁义三代王道之人不生抵抗之心!”

随其后,长史李斯也是起身一礼,应对之策有了,那么,具体的措施与细节,就该快速而出了,口出儒家经典,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赐封廉颇以安山东六国之心,以合诸夏大势,寡人以为无碍。”

“但数十年来,身陨在廉颇手中的老秦人甚多,寡人觉得,若然赐封赵将廉颇,怕是会令军中老秦人心有不满。”

“毕竟,老秦人才是大秦视线诸夏之心的强大之力!”

静坐在上首的秦王政眉头微皱,于王弟之言,听着下首重臣先后而语,也很快明悟了,但如王弟所言,万事阴阳分立。

赐封廉颇之后,令的山东六国减弱对秦国的敌视,但也很有可能因此令的老秦人对自己不满,认为自己将重要爵位与封赏送与敌国之人,更是不合秦国法制。

比起山东六国的敌秦之心,自己更为在乎老秦人的忠秦之心,他们才是自己为之倚重的强大之力,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秦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