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得一子可布局天下(2/2)

无人敢质疑李成玉的能力,别说四千骑军,给他四十万骑军他都能指挥得了。

毕竟十年前,李成玉就被誉为天下骑战第一人,骑军在他手里总是能玩出不同的花样。

方玄舟听的入迷,虽然他不问军事,可是作为朝中大祭酒,这些东西多多少少还是了解一些的。

“好一个水火轮换,这直接烧毁了蜀国的君心。”

方玄舟连连拍手称赞,一旁的陈士林都觉得已经震惊的无以复加,此等用兵手段,确实是诡异至极,变化莫测。

同时对关诚也更加看重,此等人才,只要后台稍微强上一些,必然能一飞冲天。

只可惜当下想要拉关诚入自己一方,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一柄没有跟脚利剑,皇上绝对会牢牢握在手中,不许别人染指。

皇上可以放纵一些文官,可是对武将的管控异常严苛。

文官集团内部的党争,皇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只要有武将参与其中,没有一个好下场。

天启二十一年,兵部左侍郎与属于魏党的礼部右侍郎洽谈,秘密来往,被暗卫查知。

次年便被皇上翻出陈年旧案,加罪于身,最后流放边疆。

天启二十六年,镇北大将军暗中接受户部未经皇上批准,私自调度的军饷,被革去大将军一职,户部尚书被查办。

……

经过好几起事件,无论是魏党还是王党,都知道兵部是禁区,谁想染指谁就得掉层皮。

而兵部也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凡入兵部者,不参与党争成为了不成文的规定。

眼下,关诚军功必然是足够入兵部任郎中的,只要兵部左右侍郎下了,他必然有机会顶上去。

对于眼前的关诚,同作为魏党的陈、方两人不能拉拢,但是也绝对不能恶交。

皇帝已老,放下朝局已是瞬息万变,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多交一些善缘未必是坏事,尤其是一只中立的兵部。

不知不觉,已是明月西斜,关诚不记得自己喝了几杯茶润嗓子才将天门关一战给复盘结束。

方玄舟早已经安排来笔郎官将关诚所属完完整整的记录下来,天门关一战,足以乘军事史上的奇迹。

虽然一少胜多的仗不少,但是像天门关这样主动出击,以少破天险,不攻城的攻城之战几乎是少有。

陈士林已经一改之前对关诚的轻视,由衷的感叹道:

“关将军少年出英雄呐,有关将军这样的人,何愁西蜀不灭,何愁大离不兴。”

这不是虚伪的官话,而是实打实的肺腑之言。

陈士林能坐上礼部尚书这个位置,自然是有其过人之处的。

先前的严词暗讽不过是试探关诚气度如何,有点下马威的意思。

礼部负责对外邦交,对于这种先严后慈的手段,并不陌生,反而有手到擒来的意思。

“陈大人谬赞了,此战能胜,李将军功不可没,其次表示天运所致。此战赌的成分很大,幸好天命所致,逢赌皆赢。”

方玄舟微微一笑,这种一不小心就万劫不复,赌上身家性命的战局,敢赌之人本就是非凡人。

而且这看似是赌的战局,实则细到每一步都做的吹毛求疵,细致入微。

这不仅需要长远的战略布局,还需要细致入微的部署,能达其一者便是上将之资,二者结合便是统将之才。

将军分两种,一种是将兵者,为下。一种是将将者为上。

将者将其兵,帅者帅其将。

方玄舟放下笔郎官所记,心中震撼无以复加大离官员现在是青红不接,尤其是武将方面更是。

老一辈将军征战一生,有多少人舍得将自己的儿孙再送入军营,尤其是天下未平之际。

所以将门之后少能将并不随便说说,是有其道理的。

人老了,顾虑也就多了,香火、家族比之荣誉更有吸引力了。

他走过来拍了拍关诚的肩头,虽不能共事,可终究是安于同厦之下,夸赞道:

“我大离得关将军一子,可布局天下,不输大皇子徐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