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堂而皇之的劫道(1/4)

“李公公,还有多久能到京城。”

车队缓缓行驶,已经进入益州境内,距离蜀都不过一日路程。

“殿下,按照这样的速度的话,应该明天就能抵达。”

看着已经堆成小山般的奏章,刘启有些心累,这些都是自己写的。

这次南巡父皇是有意考教他,事关皇位继承一事,所以不能大意。

于此同时,刚从北方回来的二弟听说又统军去了天门关,使得他更加焦虑。

皇上一直没有宣布皇位继承人,其实就是一直在有意的考教兄弟两,同时也是在竞争关系中提升两人的能力。

对于皇储一事,朝中大臣已经颇有微词,可是刘昭依旧在左右摇摆。

这皇储之位,只要一日不定,便如在众臣心中高悬巨石,想从中得利那就得夹紧狐狸尾巴,兢兢业业恪守其职。

皇帝架空皇储之位,何尝不是在架空朝臣大权。

储君不定,则朝臣不和。朝臣不和,则皇权无制。

帝王权术,攻心为上。

老首辅孙希源为何能功成身退?为何已是在野之民,还能语庙堂之高?

无非是皇权交替之际,他趁势双手合握文武两权,成为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纵观天下历史,能功成身退的名丞首辅有几人?大抵上都是抄家灭族之祸。

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掌文不掌武,掌武不掌文,因此祸及九族。

刘启自然深知皇上刘昭的用心,可怎奈何?

皇帝下的是天下大棋,而他只是一颗相对有份量的棋子。

收回思绪,他重新汇总此次南巡所得,整理修改孙柒若指导的策论。

可是刘启未发现的是,身边的刘公公自前日便有些心绪不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