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安排后路(1/2)

“赵牧有这么自觉?”

李世民怀疑杜如晦所言,不信赵牧的所作所为。

他了解赵牧,身怀武艺,胸有韬略,缺少勃勃野心。

执政多年,驾驭各类百官,他没有见过像赵牧一样缺乏进取之心的内阁官吏,称之为烂泥都不为过。

今赵牧竟然主动筹备西征,过于匪夷所思。

突然,他情不自禁回忆起李承乾所言,也许赵牧有自立建国的呢。

一时,难以判断。

“陛下,您忘了吗,早年尚书令吟诗作赋称宁做百夫长,不做一书生,这些年但凡征战,或率军亲征,或积极筹划,从来没有缺席。西征关乎江山社稷,尚书令身为军中翘楚焉能临战退缩?”杜如晦为赵牧说情。

房玄龄颔首,补充说:“尚书令常说仅有美人,金钱不可辜负,臣觉得该添一句,他也喜欢驰骋疆场,相信尚书令肯定做好率军征战的打算。”

好像也对。

李世民内心盘算着。

朝廷善战者,好战者极多,然而,唯独赵牧堪称好战分子。

每每有战事,必建议征讨。

今私下筹备,预料之内,情理之中。

三人定下策略,确定赵牧率军参战。大朝之日,不等侯君集,长孙无忌等造势,建议赵牧领兵征战,李世民颁布作战命令,赵牧欣然领命。与李道宗分别担任萨珊道行军大总管,行军大将军,率领八万精兵征战。

定下统兵将领,确定出发时间,不论赵牧,李世民,李道宗,还是户部,工部官吏,顷刻间再度忙碌。

征战所需的粮草辎重,兵勇需要的兵器铠甲,战马等等,皆迅速运到神武军,狼骑军营,武装三军,准备出发。

赵牧,李道宗各自安顿家眷。

不过安顿家眷之余,赵牧特意前往军营。

此战诸将斗志昂扬,求战心切,但朝廷规定率领八万精锐,意味着此战不可能全部带走神武军,狼骑,大量长林军临时填充进神武军中,更导致大量精兵悍将留守。

何况部分卫军参与征战,西征的神武军,狼骑数量更少。

说起来,赵牧是有私心的。

此战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两三载。

若征战顺利,他希望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呢。

率军征战,长安时局难料,他需要值得信赖的将领,兵勇保护长乐,豫章,岚萱,黛丽丝等。再者也是为保护李世民,诸皇子年长,朝廷进入多事之秋。

他同李道宗分别震慑东西两地,今双方同时领兵征战,肯定让朝廷派系发生变化,军队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皇位面前,什么父子情,兄弟情一文不值。

为防止意外发生,他必须留下震慑各类宵小之徒。

当赵牧宣布自己决定,诸将内炸开了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