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能者居之(2/2)

“是啊,陈国公不宜外调。”长孙无忌附和。

闻声,李世民没有再多言,下令说:“文本,即刻拟旨,任命尉迟恭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从剑南道调兵五万精锐镇守吐蕃。阿史那思摩,张士贵为副将,协助尉迟恭处理军务。”

“陛下,且慢。”李绩突然出声,打断李世民的话。

观之,李世民瞥向李绩,狐疑的询问:“懋公,你有何意建议?”

“陛下,剑南道罕有宿将,单凭鄂国公等人,恐怕负担极重,微臣举荐王文度,刘德敏协助鄂国公。”李绩朗声说。

“王文度,刘德敏?”

李世民轻声嘀咕,王文度追随裴行俭征战百济,是名出色将领,而刘德敏起初为保卫东宫,后追随侯君集灭高昌,常年在西域作战。

两人绝非庸碌之辈,确实能助尉迟恭一臂之力。

“陛下,何不把王玄策也调去吐蕃呢?”赵牧进言说。

当年,王玄策担任使臣出使印度,有一人灭一国的壮举,今王玄策地位发生变化,不知道能否继续创造这等壮举,不过,他希望王玄策成功。

“何人替代他?”李世民询问。

西域诸事,王玄策,柴哲威,尉迟宝林表现的可圈可点,协助郭孝恪治理安西四郡,的确没有让朝廷失望,既然赵牧举荐,肯定有自己打算,李世民欣然同意。

“阿史那忠。”赵牧举荐。

吐蕃战事结束,阿史那忠无需再驻兵河湟谷地,保证河西走廊的安全,恰好接替王玄策。

“妥。”

李世民满意的点头,即刻下令岑文本拟旨。

这时,房玄龄挺身而出,抱拳进言说:“陛下,随着朝廷不断扩疆,囊括进版图的地方越来越多,诸多将领派遣在外,为防止生变,微臣以为该提前做些准备,是否推行轮调制度,每隔三四年,把各地诸将调离,以免长期任职,形成独立的势力?”

“诸将征战在外,为国效力,朝廷内本不该怀疑诸将,不过人心难测海水难量,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杜如晦支持房玄龄的建议。

闻声,李世民面色微微犹豫,他打心眼里不想造成君臣离心离德,何况外派的将领皆为早年追随他征战的心腹,公然怀疑,不利于朝廷和谐。

李世民起身思量片刻,轻轻摇头说:“此事再议,颁布诏书,命苏定方,程咬金率军班师回朝。”

“喏。”

岑文本,房玄龄,杜如晦抱拳领命。

百官静默时,李世民出声询问:“朕欲派吴王前往安东四郡,诸卿以为,何人做他长史,协助他处理安东四郡事务?”

早年,他立嫡长子为储君,将来继承皇位。近些年,李承乾在诸皇子表现的并不出众,何况随着朝廷不断扩疆,征战之事尚未停止,而李承乾重文轻武,令他有些不满意,

反观李恪,跟随苏定方学习兵法,以前没有什么出众的表现,今征战吐蕃全权负责杂事,后勤,赢得诸将一致称赞。

两相对比,他计划培养李承乾时,也培养李恪,皇位最终能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