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执行力(2/2)

李世民走进宫殿时,皇后闲情逸致临摹字帖,发觉李世民兴致不高,好奇的说:“陛下,谁又惹你不高兴了,赵牧没能准时推荐两名贤才吗?”

近来,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她处于深宫内,也听说皇帝气恼赵牧挖墙脚,今皇帝神情不悦的回来,事情恐怕不简单。

“推荐了。”李世民气呼呼的说。

四人,他得两人,剩余两人赵牧招揽自己麾下,不由得越想越生气。

皇后神色疑惑,越发不懂李世民何意,既然已经如愿招揽两名贤才,怎么还生气呢。

联想到赵牧过往种种事迹,皇后低声询问:“陛下,赵牧以次充好吗?”

毕竟,百官不敢糊弄皇帝,不代表赵牧不敢这么做。

何况,皇帝抢走赵牧大量珍贵的物品。

“他敢。”

李世民瞪着眼睛喝道。

把事情前因后果告诉皇后,惆怅的坐于软榻,皇后掩口轻笑,没想到赵牧把皇帝兴趣勾起来,却直接拒绝了。

难怪皇帝生气呢。

若是她,也要狠狠教训赵牧。

幸好赵牧提议修建书院,为朝廷培养贤才,比直接推举两名贤良效果更好。

皇后靠近李世民,为他揉着肩膀说:“陛下何须与赵牧动气呢,不值得。”

“对。”

李世民轻哼了声,望向皇后临摹的字帖,点点头说:“皇后,书法精进不少。”

“和陛下相差甚远。”皇后谦逊的说,把毛笔递给李世民,请求对方指点。

半日内。

李世民,长孙吾皇处于书房临摹字帖,闲情逸致,沉醉其中。

临近下午。

姚公公走进来,躬身汇报:“陛下,左右仆射求见。”

“宣。”

李世民点头说。

姚公公高声宣布后,少顷,房玄龄,杜如晦走进殿内,各自行礼,列于大殿中央。

李世民收起毛笔,晾晒临摹的字帖:“玄龄,克明,临时进宫,有何事?”

“陛下,中书令拟好修建书院的帖子,下午派裴行俭送往尚书省,臣等阅览过,发觉建议挺不错。”房玄龄汇报,从怀里掏出折子呈给李世民。

姚公公快步走上去,接过折子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详细阅览折子,书信内,赵牧详细写修建几处书院,大概位于何处,书院设置的课目,修建书院所花费的金银,和何人前去授课的问题等等。

反复阅览两遍,李世民轻轻点头:“赵牧策略不错,执行力很强啊。”

“中书令提议,全国各道目前总共修建八座书院,包括骊山书院,恰好九家书院,足够各道学子求学了,臣支持中书令的建议,再者中书令提议,朝廷三省六部官吏,与修建书院的各道官吏,每年花费一旬时间,前去书院授课,臣也支持。”房玄龄说。

折子内建议,基本是骊山书院的复制。

从骊山书院培养贤才来看,房玄龄相信假以时日,各家书院肯定能培养出大量贤才。

“没错,臣支持中书令的计划,越夸越好。”杜如晦抱拳说。

岳麓书院,嵩阳书院...

李世民轻轻喃喃,赵牧规划中,书院规模极大,每处学院容纳两三千人,相较于皇家的学院更大,每年培养不少贤才,唯一让李世民肉疼的是,他打包票声称内驽出钱。

依赵牧的规划,等于狠狠宰他一笔钱。

然而,赵牧的规划有理有据,他又找不出证据,想要借机收拾赵牧都没有借口。

踱步思量片刻,李世民朗声说:“修建书院,需要大量书籍,短时间内恐怕很难,朕以为理当削减书院数量,五座,五座最好。”

钱呐。

内驽聚财不容易,不能让赵牧一下祸害光了。

“陛下,中书令知道陛下担心,所以已经解决了。”房玄龄道:“他的书坊内,整个冬季能把皇宫收藏的藏书副本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