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论战高句丽(1/4)

朝廷军政,关键时还得靠房玄龄三人。

他们沉着冷静,房谋杜断绝非说着玩的,常常权衡利弊,多半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闻讯,文臣武将目光齐刷刷望向房玄龄三人。

北征前,诸多朝廷要务,皇上常与百官商议,再做决定。

怎料北征问题,文臣接二连三驳斥,引起皇上震怒,今更依仗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武将内,倚重赵牧,侯君集,李道宗等。

诸多官吏渐渐边缘化,或者说,更多沦为执行者,而非决策者。

房玄龄老成持重,徐徐出列,抱着朝笏行礼说:“陛下,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朝廷制定长期作战计划,理当依计行事,目前的确不适合出兵,毕竟刚结束两场战争,三军急需休整,北疆急需官吏。”

“陛下,三军能战,但出兵容易取胜难,若没法一战灭国,必后患无穷。”杜如晦进言。

长孙无忌出列说:“臣以为,先平定西北,再处理东北问题,循序渐进,有序进行,切不可贸然行事。”

三者陆续表达出自己的建议。

果然,皆选择谨慎行事。

侯君集,李道宗,李孝恭等面色失望。

怀疑房玄龄三人是缩头乌龟。

李世民目光转向赵牧,张亮,高声询问:“赵牧,张亮,你们去过北方,更清楚高句丽的情况,说说你们的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