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甩袖离去(1/2)

朝堂。

内阁争论,各抒己见。

赵牧竖耳聆听,密切关注同僚的建议。

发自内心而言,他支持李世民派军横扫奚族,契丹。

目前,大唐有以雷霆之势横扫两部,拔掉昭武九姓的军事力量。

北疆广袤草原归唐所有,将成为大唐放牧之地,仅需数年肯定马匹充足,牛羊成群,必然为唐军远征打好基础。

一举多得。

一众文臣驳斥,让北伐扑朔迷离。

什么朝堂出师无名。

什么唐军乃仁义之师。

这些借口成为北伐的巨大阻力。

赵牧默不出声,静观其变。

文臣武将喋喋不休,争得面红脖子粗。

论讲道理,武将哪是文臣的对手,魏征,萧瑀等引经据典,把各卫将领驳斥的哑口无言。

鼠辈。

目光短浅之徒。

侯君集气的面色涨红,瞪了眼魏征怒哼。

兵者国之大事。

他担任兵部尚书,对军务之事焉能不察,怎敢无的放矢。

怎奈嘴笨,辩不过唇枪舌剑的文臣。

酸儒。

一群酸儒。

李道宗,李孝恭,柴绍等暗骂,这群文官太腐朽了。

龙椅上,李世民面色愤慨。

自从赵牧赠予他地图,他制定粗浅的军事计划。

本来计划直接公布于众,将军挥师北伐,怎料引起轩然大波。

武将战意浓浓,斗志昂扬,魏征为首的文官依然抱着仁义之行为矣。

李世民不容置疑的说:“大唐域外,邦国林立,诸卿该把目光放的更长远些。北征势在必行,一来永久消除北方威胁,二来神武新军也该活动活动了。”

语声刚落,李世民冲着赵牧说:“赵牧,你觉得呢?”

他计划派赵牧率军出征。

赵牧赞同的话,魏征,萧瑀恐难反驳。

赵牧支持北伐,支持攻城掠地。

突闻李世民提议让神武军活动活动,他顿时觉得事情不简单,分明是计划让他率军出征。

从南方游历回来,他有诸多事情要做呢。

赵牧一眼扫过百官,直言不讳说:“北伐事宜,穷则战术穿插,富则覆盖射杀,弱则包围击垮,强则斩首抄家,我支持斩首抄家,永绝后患。”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唯有把危险抹杀在萌芽状状态。

李世民品着赵牧的四句话,微微颔首。

好个强者斩首抄家。

作为将领就该有这份霸气。

“胡闹。”

“简直胡闹。”

萧瑀气愤,厉声呵斥。

“陛下,切莫听中书令所言,北伐契丹,奚族,唐军出师无名,外邦怎么看,不义之师,不义之战,容易种下仇恨的种子。”萧瑀进言。

纵然半年前,他惨遭皇帝百官,驱逐出朝廷,今他不惧再度被罢官也要阻挡陛下的冲动。

“仁者无敌,不义之师焉能凝聚三军。”王珪说。

闻声,李世民说:“事情赵牧做,骂名朕来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