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鱼肉松(2/5)

两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被生活的苦难折磨的像是年过半百老头。

如今李悦不仅发放了拖欠的军饷,而且还给他们找了活计,无论是烧砖、盖房还是捕鱼打猎的,李悦都制定了相应的奖励。

这样一来,怀着感激之情的兵士们,一个个干劲更加十足,短短几天的工夫,就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进入军营,兵士对李悦纷纷打着招呼,敬畏中夹杂着亲近的情绪。

“大人,您可回来了。”

见来人满脸的喜悦,李悦同样被感染道:“是咱们寨子发现了什么值钱的宝贝,这可省得我费劲脑筋赚钱了。”

听着李悦的打趣,兵士腼腆一笑。

读书人向来高高在上、自诩高洁,可是这位大人明显与众不同,不仅没有一点架子,更是没有那么多的忌讳。

“大人,小的们可没有那个福分。小的是向大人禀报,稻苗已经可以播种,只等着大人定夺。”

李悦眼前一亮,自己只是吃过大米,哪里知道和如何产生的。

“这种事情你们自己看着办就是,要说是吃我还在行,至于种的话,连看都没看过。”

对方嘿嘿一笑,大人说的是实话,当官的有几个会种地的。

“大人,小的自作主张,把水稻和江米两种进行了分类,这样一来收获的时候也方便一些。”

江米,属于糯米的一种。李悦想不到还有这样的运气,种植好的话,扶余县又多了一种粮食。

“好、好,种田的事我是一窍不通,我只等着秋收的时候,看看能产出多少粮食、能留下多少的稻种。”

“是、是,大人说的是,小的们一定不会辜负大人的希望。”

牛庆也是个守信用的人,始终跟在李悦的身边,一言不发的同时,用心观察着四周。

不难看出,众人对这个青年人的尊敬是发自内心,而并非是出于巴结和畏惧,这让牛庆不禁更加好奇,这个李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随着兵士向里走,或许是为了用水方便,营寨内部竟然引入了一条水渠,不过在水渠的尽头,牛庆看到一个几个大小不一的水坑。

“大人,您看。这里面都是兄弟们捕到的鱼,按您的吩咐,按照鱼的种类分别存放着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