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免费劳力(2/3)

“今天是扶余县大喜的日子,算你们几个走运,老子不想见血,都给我赶紧滚,要是敢再来捣乱的话,老子让你们哭都找不着调。”

几个胡人这时也不叫了,爬起来头也不回的向城外跑去,就连沿路的百姓打骂,也不敢还一下手。

短暂的插曲结束,登记继续进行,相比刚才百姓更加的踊跃,李悦之前的举动,再次获得大量的好感。

一部分唐人还在犹豫、观望,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李悦决定再加一把火。

“各位乡亲父老,本官郑重宣布:除去商籍百姓,但凡是我扶余县的子民,家中有7岁以上孩童、不论男女,以后都可以免费进入县城的学堂。”

话音刚刚落下,整个县城都炸开锅。

在这个时代,可以读书是家境的体现,识文断字更是身份象征,会写自己的名字,都让人羡慕。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家人能吃饱、穿暖,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哪还有闲钱供孩子读书。

更不要说笔墨纸砚,这些读书的必需品,哪里是一个普通家庭负担的起的。

不过这位大人的规定也是怪了,明明商人是城里最有钱的人,可为什么唯独不收他们的子弟,难道说是另有安排?

“大人,您说的可是真的?老汉祖祖辈辈都是农户,我的孩子可以当读书人了?”

“大人,我们靺鞨人的子孙,是不是也可以免费进入学堂啊?”

不止唐人,就连城中的胡人,也全都不敢相信。

“都一样,只要是有了扶余县的户籍,你们的子孙就可以进入学堂,而且不会向你们收一文钱。”

李悦有信心,只要事情真的实现,这些百姓一定会产生绝对的归属感。

虽然自己的文化程度也不高,可是起码小学的知识不用发愁,再加上有自己的妹妹,他有信心办起一个学堂。

“老头子为了子孙,豁出去这张老脸了。列祖列宗在上,子孙不孝了。”

一时间,不知道又多少人跪在地上痛哭,只是不知是高兴过度,还是悲伤至极。

队伍继续扩大,进入的流民不在少数,这种改变命运的机会,可不是每天都有的。

“大人,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呢,是不是也可以进入学堂啊?”

看得出来,免费学堂这个办法,让更多的人动心,甚至开始主动提出问题。

李悦耐心地说道:“本官打算,只要是7到18岁都可以进入学堂,至于18岁以上的男子,本官建议去往边关,这样既可以锻炼体魄,又能给家里省下粮食。”

又是一项惊人的举措,不少的壮年男子甚至两眼放光。

目前实行府兵制度,百姓们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为国家打仗甚至还要自备粮食物资。

边关虽说危险了一些,可是一来可以为家里省下一份粮食,二来也是当今出人头地的一条出路。

“至于详细的条件,方校尉会向大家告知。”

塔虎寨准备扩建,目前的兵士数量显然不够,尤其是一切都打算自给自足,安置流民也多了一个办法。

看着意气风发的李悦,朝气蓬勃的县城,何皇后的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不说他做的这些合不合规矩,只是估算需要花费的钱粮,就不是一个小的数目。

一件件事叠加在一起,让何皇后更加对李悦好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