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地师(1/3)

俗语云:“福人得福地!”

因坟地有吉凶之分,那福地自然也就是百姓口中的吉壤了。

就好似人有各形各貌,坟墓也有墓形墓相。

若是亡者的家人选择的坟地有凶煞之气,安葬不好,那祸延子孙便不是一句虚言了。

在民间便专门有一类术士为人寻龙点穴,寻找适合安葬的风水宝地。

像这类人,常常被百姓称之为地师。

不过这次因为李老太爷的生辰八字有些刁钻,故此即便李府请来了数个名声在外的地师,但是却始终没有找到一处合适的坟地。

毕竟那些地师虽然都曾苦心专研风水之道,但是到底未入修行之门。

有些时候即便是口诀背的再勤,终究也抵不过姜渊那双灵眼一扫。

不过姜渊纵然有法力在身,这寻龙点穴的步骤还是少不了的。

……

在风水相术之中,所谓的非是指龙脉,而是指山岳脉络之意。

故此这‘寻龙’之说,便是攀登山脉最高峰,而后勘察山脉的走势的意思。

若是山脉走势通畅,那么这山脉在一路穿帐过峡、束气、行到有河流,湖泊的地方时,便会凝沙交水,化气结穴,阴阳交汇。

不过《青囊经》有云:龙认生死,穴认真假。砂认粗秀,水认曲直,向辩纯疵。

意思就是指,这也有生龙和死龙之分。

若是地师眼拙,错将死龙看做生龙,那么其所点的‘穴’也是假穴!

本来风水之道讲穷就是‘有气则生,无气则亡’。

若是地师寻的是一条死龙,那么哪里还有什么藏风聚气之效。

所谓“三年寻龙,十年点穴”的原因,便就是在这了!

姜渊在御使着五鬼游走了一圈之后,倒是很快便选定了一处位置。

在西陵城以东三十里处,有一座五屏山。

此山不高,不过数百丈。但是却绵延起伏近百里,山势余脉与巫江相连。

其山体倒是凹凸分明,形如龟盖;龟身隆起,甚是厚重。明堂前有江水融聚,山外还有一众小山罗列,朝山远拱。内局藏风得水,外局气势宏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