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梁山(3/4)

其实很简单,石小凡并没有上书给赵祯,插手地方事物那是作死。石小凡只是给了中书省递了封信给吕夷简。

宋朝的“中书”,与唐朝的“中书门下”性质相同,是宰相办公的地方。中书之外,尚书、门下两省名号虽存,但已成外朝,不是宰相机构。

石小凡书信倒也客气,公事公办。他在信中言道,程琳治理大名府劳苦功高且功不可没,然他一直想让朝廷减免大名府赋税,朝廷屡屡驳回。这程琳恼羞成怒,想撂挑子不干了回京城任职。

这让吕夷简大惊失色,要知道程琳头上顶着的可是同平章事,虽然是个虚衔,可也等于是个宰相了。

若是程琳当真回了京城,这人名声太好,朝中内外无不称颂。这要是被官家委以重任,哪里还有自己什么事。

不行,万万不能让程琳回京。于是吕夷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到赵祯那里哭诉,说什么大名府百姓疾苦,水患虽除然百姓尚未缓过劲来。请求朝廷免除大名府两年赋税,吕夷简又说这程琳也是屡次上书言及此事,还请陛下做主云云。

赵祯开始也是一头雾水,你们不是说大名府赋税不必减免么,咱么突然又上报说要减赋了。

吕夷简支支吾吾,只说京中也有不少商客说起大名府困苦。于是他派人一查之下果真如此,难怪这几年程琳屡次上书。都怪自己平日公务繁忙,没有注意大名府百姓之困。

如今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还请陛下早日下诏免除大名府赋税。

赵祯毕竟不是那么好糊弄,他调来这些年程琳的奏疏一看,不由得大怒。先是将吕夷简劈头盖脸臭骂一顿,说这些奏疏如此重要呈上御前的时候怎么不特别注明,你这个宰相是怎么当的。

吕夷简慌忙认罪,赵祯这才下旨免了大名府两年赋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