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青海往事·临行约法忍能忘(楔子)(1/4)

软禁房中,空对四壁,慕容佉只觉得百无聊赖,坐卧不安。虽然免去了长时间站立的痛苦,但整日里都见不到上官住,内心,想必更加煎熬。

上官住也同样如此,虽然行动自由,但又怎能不相思?有时,他踱步到慕容佉房前屋后,忍不住吹起玉箫。这时候,屋子里的人,就不由得泪眼婆娑了。

又是一个傍晚,上官住收完税,照例回山。走到了熟悉的渡口,却见到海道子骑着马,迎着自己过来了。他看见师父皂色的道袍外面套着斗篷,身上带的东西,除了一成不变的松文古剑和拂尘之外,还有一顶斗笠,一个褡裢——俨然是一副要出远门的装束。

“师父要下山去?”上官住连忙上前行礼迎接。

海道子勒住马,说:“我就是在找你,正好在这儿碰见你,就交代了吧。”

“师父请讲”

“实不相瞒,你大师兄走后,为师也常常自责,今天终于下定决心,去打听他的踪迹,争取找他回来,也顺便出门游历一番。为师总归是要回来的,但不必盼望你师兄,我尽力,找到他吧。我不在时,你们四个不许下山,山上的一切,都由你管。我这口剑,就交给你做个凭证。他们三个要是不服,你尽管拔剑。”海道子说完,卸下了背上的松文古剑,交到上官住手中。

上官住却如同在梦中一般,接过剑,呆立良久,才回答说:“师父一路顺风,徒儿保证能把山上打理好的!”

“那就好。”海道子下了马,又从褡裢中取出四本书,说:“这儿还有一套武功秘笈,就是之前你大师兄跟你提的《五行金丹大旨》,这四本是卷二到卷五。你自己练卷二,把那三本交给他们三个。切记,你要叮嘱他们,自己只能练自己的那本,不然可是会走火入魔的。”

上官住又接过这四本秘笈,说:“徒儿明白了。”

于是,海道子上马走了。上官住朝着师父远去的方向,深深作了个揖,登上了回山的船。

上了山,入大殿,上官住见万俟俊和司空佐两个小师弟正在殿前切磋武功。他坐下细细观看了一会,只见万俟俊功夫凌厉,咄咄逼人,中间还不乏阴招;而司空佐拳脚厚重,以柔克刚,虽无杀招,却令对手难以破解。这两个小师弟虽只有十一二三岁,但经海道子一年多的调教,已经熟练掌握了所有的基础武功招式,一般习武的大人,想必都打不过他们。

两个孩子斗了五六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就停手休息了。看到师兄来了,他们连忙跑上去。上官住就问他们:“两位师弟,你们想不想学一些更厉害的新武功?”

“当然啊!”万俟俊抢先说道。

“师兄先教我!”司空佐也不甘示弱。

上官住抿着嘴笑了笑,并不回答,而是从怀里变戏法似地取出师父先前交给他的四本武功秘笈。“师父说了,一人一本,那我就按着顺序来。”上官住思忖着,翻开略略浏览后,把卷二和卷三又揣回怀里,把卷四递给万俟俊,卷五递给了司空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