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学验尸官 第535章 人工智能破案(2/5)

    “动物闲着没事可不会拔草。”

    “这是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

    林新一眼睛发亮地解释道:

    “你们再看看草地旁的这块石头,是不是很适合人来坐着休息?”

    “这...”降谷警官理解了林新一的意思:“你的意思是,之前有人坐在这块石头上发呆休息。”

    “然后又因为闲着无聊,拔断了这些草叶?”

    “没错。”林新一点了点头:

    只有人会闲得蛋疼干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

    而这个曾经无聊到在这里坐着拔草解闷的人,很有可能就是...

    “就是凶手,或者是死者。”

    “我之前猜测过,凶手和死者可能都对这片山林比较了解。”

    “他们有可能是事先约好各自上山,然后在这个地方会合的。”

    “而既然是两人约好在这里会合,自然就会有人早到,有人晚到。”

    “早到的人就可能坐在这块石头上休息,时间长了等得不耐烦了,就可能闲着无聊,顺手拔掉面前的几株草叶。”

    这处人类在此休息、等待而产生的痕迹,更加印证了林新一之前的猜测。

    他认为凶手和死者是约好了在这里见面。

    而其中一人较早赶到现场,并坐在这块石头上面休息等待。

    “这...”降谷警官觉得林新一的这个猜测过于天马行空。

    漏洞一找就能找到,比如说:

    “林先生,你怎么就能确定,这几株草叶是案发当时的凶手、或死者休息时拔的呢?”

    “要知道前几天群马县县警也刚来过这里。”

    “这几株草说不定是他们勘察现场累了,坐在这休息时拔的。”

    “还有那些发现尸体的登山客...他们也来过这,也有可能坐在这里休息。”

    “这两种说法我能排除。”

    林新一语气平静地说道。

    只见他微微蹲下身子,揪起一株草叶说道:

    “这玩意叫小蓬草,也叫加拿大飞蓬。”

    “它是原产自北米洲的入侵物种,如今已然广泛分布于东亚各国的山林野地。”

    小蓬草在国内也分布极广。

    林新一曾经在一起野外勘察中利用过这种植物作为破案线索,所以他对小蓬草的生长习性还算比较了解。

    “这种小蓬草成年阶段可以长到70~130cm,甚至更高。”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片小蓬草普遍只有10cm左右,尚且处于幼生阶段。”

    “而这几株被连根拔起的小蓬草就更短了。”

    “它们在被拔起之后就停止了发育,所以相比于周边已经发育到10cm的同期小蓬草,这几根被拔断后的枯黄草茎,最长也只有4、5cm。”

    “这...”降谷警官很快就明白了什么:“林先生,你的意思是...”

    “用这些干枯草茎的长度,和那些始终正常发育的草茎高度做对比,就能大致判断出,那几株小蓬草被人连根拔起的时间?”

    “没错。”林新一不卖关子地解释道:

    “小蓬草草生长期约6个月,每年3月下旬叶茎嫩,茎长2~4cm,4月上旬茎长5~10cm。之后才进入成长期,生长迅速。”

    他背的还是国内某地的数据,照搬过来肯定会有误差。

    但现在能有个大致时间范围就够了,误差大一点也没关系。

    而这片山区过去一个月的气候变化,正巧也与作为林新一数据来源的国内某地,每年3、4月份的野外气候差不多。

    所以林新一也就把数据照搬过来用了:

    “被拔断的枯草,长度停留在4、5cm。”

    “旁边正常生长的活草,如今已经长到了10cm。”

    “按照小蓬草的生长习性,不难判断...”

    “这几株草被人从土里连根拔起的时间,应该在10天之前,20天之内。”

    草叶被拔断的时间,在10~20天。

    死者的大致死亡时间,在10~18天。

    两个时间段正巧吻合。

    而且既然草叶是在至少10天前被人拔断的,那就不可能是几天前才赶到这里的,那些登山客,还有群马县县警拔的。

    “最有可能坐在这里休息,无聊拔下这些草茎的人,就是凶手或死者!”

    林新一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