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海盗们 上(2/2)

要对付已经有准备的大型舰队,雇佣军不一定愿意来战。明显战损比会很高是一方面,另外赛格伊斯是npc势力,在他们眼中的地位也远不如联邦。但是明眼人也察觉到局势难缠,随时间向后推移,赛格伊斯可能有其他舰队入场,他们正尽力撮合各方回mr241把事情压下。

几个小时后战斗终于爆发,不提前几个月帝国与联邦雇佣军的大规模混战,这还是雇佣军第一次参与具有战略目的的战斗。

短时间里,玩家组织起近两千艘巡逻舰回到mr241,半数配合哨站及npc部队与联邦阵线对峙,另一半则从多个角度发起了攻击。

雇佣军用小船舰队挑战星基加护卫舰舰群的行为与敢死队差不多,这大为出乎赛格伊斯的预料,体现在现场,星基通过侦查阵列获取动向后,竟然要求各舰原地备战!

潘文也在星基指令出来后,被第二主机豆豆叫醒,回到舰长指挥台。

玩家才完成跳跃刚刚开启引擎就被铺出去的侦查阵列捕捉到,因量子甬道规避算法,最近的都有一百万公里以上,包括加速时间,战斗开始还需要一点时间。看了会局面,潘文利用一级会员身份进行提议,要求带队去攻击后方的敌人。

他使用的理由很简单:多方向作战时,大型舰转向速度较慢更为不利,应该集中优势兵力先解决后方,给后续部队留下安全通道。

大概因为潘文提交的战利品能证明自己的杀伤力,该提议即刻被通过,由他带着另外六个舰队回头迎敌,六个舰队中有三个配备了轻型巡星舰,各型护卫舰三十艘。这个舰队掉头时,其他舰群也做了调整,收缩了防御区。

“各位尽可能守住旗舰吧,赢下这场,相信赛格伊斯会对各位有所补偿。”

在这种规模的战斗,单舰被集团集火的可能性不大,但因敌我数量差异,想保持舰队无损也是不可能的,运气不好的舰队被全灭都有可能,为避免有些人心怀不满不配合,潘文还是先把事情说明白点。他倒不是忽悠,赛格伊斯的秩序是需要大量钱财维持的,像现在为赛格伊斯整体利益作战,只要船主不死了,肯定有财务补偿或特殊优惠权利,不这样做,赛格伊斯不可能在下次战斗中继续调动非直属部队。

简短的安抚队友,战术反而是比较简单的,直接离开黄道面,等着敌人过来就好。该战术潘文经常用,最大的好处是能避免黄道面上的小行星产生连续遮区,尽可能利用全尺寸炮的射程优势。缺点则是自己也失去了小行星掩护,敌方接近到开火距离还能保留足够数量,就是本方劣势了。

为避免糟糕情况出现,潘文带着舰队离开黄道面的距离不是很远,战前也稍微调整了位置,与敌方接近阵型呈不对等位置,尽量避开同时交火的可能。假如是他们单独对付整个后方敌人,雇佣军舰群很容易调整速度保持同时接战,可是雇佣军要对付的是星基带领的整个赛格伊斯大舰队,无视那几百艘巡逻舰也够他们喝几壶的,这才有可能达到潘文的战术目的。

相比双方的战前计划与调整,战斗过程本身没什么出彩的,大规模对抗就是来硬的,无数高能光柱和导弹在战场上穿来打去,没什么花哨可言。

不到半个小时的暴力较量,双方损失的各型战舰累计上千艘,前方若不是移动星基火力强横,可能就给灭了。到现场剩下零星交火时,包括星基护卫舰队在内,有半数护卫舰变成残骸,甚至再次出现临阵逃跑的舰队。

应该说大规模团战中,npc最差劲的就是这点,尤其是赛格伊斯这样并非真正自然国家的势力,永远不可能达到100%战损。

后方的情况相对要好很多,因为赛格伊斯和联邦形成的封锁线中间预留了大片区域,后面有侦查舰巡逻,所以后方敌军的整体数量要少很多,约占本次攻击整体的四成。另外跟着潘文的舰队都是友好同盟会的高级会员,他们的精英及精英阶以上船员的普及度更高,舰长平均水平也更好,导致单位区域的火力强度远高于数量对比所表示的情况。在巡逻舰拖延部分敌军的帮助下,损失了十艘护卫舰后,利用非同时交战的位置优势将威胁度控制下来,后面的移动战斗被击毁的护卫舰仅三艘,战损率略低于前方部队,也没出现逃离的情况。

而潘文的舰队在黄金号列装后,也终于遭到了首次重要损失,刚刚服役的少尉二号左舷主炮及机库被击毁,主体左侧几乎撕裂,二十名船员失踪,若不是剑桥控制室等人员活动区密闭性没有被破坏,服役生涯差不多就该到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