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变化(2/2)

“哦?”发声的时候,潘文已经坐下来。

现在处于轮值状态,控制室里只有一名领航员、两名火控手、两名雷达通信员和一名后勤总控。当然,潘文不在的时候还有多罗泰。

“多罗泰,战机派了吗?”

多罗泰点头:“已经在路上了,预计十分钟内会有结果。”

大家做的很好,潘文没再说话,把星图调出来,点开路线辅助功能和标记功能,马上看到了两架战机的行动路线,和一片被染色的可疑区域。

事情有点蹊跷。

可疑区域距离本舰的近点距离只有45万公里,几乎处于粒子主炮在星云区内最大射程的边缘。能发射可疑信号,说明必然是人造物体。重锤号的侦测能力的确在星云区内有所减弱,但是能在这个距离不被雷达抓到的人造物只有两种——信标塔和静止的战机,当然也可能是潘文不认识的东西,只是那样的可能性有点小。

“我觉得是战机,你怎么看?”潘文转头对侧面的多罗泰问。

“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把你叫过来,看看要不要做什么安排。”

听了多罗泰的话潘文眉头锁紧,尽量让自己耐心的等待战机的侦查结果。

这里是mr241星域,一个仍在处在星云重组阶段的危险星系。星晶矿石的存在让各个国家在这里都有前哨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因频发的天体撞击,这里不可能存在任何工业生产系统。

那么无法自行超空间跳跃的战机就只有可能是别人家船上的东西!

战机受限于体积,不止是超空间跳跃系统无法搭载,超空间通讯都只能被动接收,主动通讯仍有光速延迟,光速通讯还存在信号衰减扩散等问题。这样的通讯系统使得战机不可能距离本舰太远,特别现在还是星云环境。哪怕以接力通讯的方式,也不会大于两百万公里。

事情没有让他们等多久,当战机靠近可疑区时,雷达终于捕捉到目标。

“boss,是战机,正在逃跑。”

“能测定型号吗?”

雷达员摇头:“不行,目标太小了,推进器的能量水平几乎侧不到数字。”

……潘文明白了。

根据现行的行业准则,雷达、感应器的灵敏度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它们会忽略掉一些根本无法威胁自身的反应可以大幅度降低数据量进而提高主机运作效率,在遭受电磁打击时,这样的手段也能保护电子设备不至于直接毁掉,顶多是短时间失效。

“让战机继续追击,我们也调整方向保持现有速度跟上去。让黑潮号保持航向,手术刀号仍然保护矿区”既然测不到数字,肯定是上不了炮艇的级别,能到中型战机就到顶了,而阿莱伊是对付炮艇、轻型舰的战机,二追一不存在太多危险。

有两台矿机投入挖矿工作的情况下,潘文不担心时间收益比,不过有人在他眼皮底下玩“隐身”的把戏,他还是想看看是咋回事儿。

阿莱伊iii性能不错,可追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靠近目标。潘文正犹豫要不要开启感应器主动搜索模式的当口,事情有了变化。

“boss,又有一架战机出现了,和前面那架保持相同方向逃跑。”

旁边多罗泰也再次说话:“战机传回的画面经过优化,勉强能分辨涂装的明暗,应该是伊斯帝国的。”

潘文听了这话,按下控制台上的某个按钮,发动召唤技能:“战术组注意,立刻到控制室来。”

不到两分钟,战术组就在他们的底盘坐了一圈开始了解情况并听取潘文的要求。

“根据记录,我要你们判断他们有没有发现我们。”

潘文如此大张旗鼓的要战术组来分析,因为这里面需要很专业的知识,他只知道自己的舰船速度仅仅100公里每秒,理论上产生的推进器反应会很低,被动模式下的战机雷达在星云环境能不能侦测到这种反应他却没办法断定。是否被发现本体,是他决定要不要继续追下去下去的重要参考。

“boss,第三架不明战机出现!前两架开始减速了,要不要把我们的战机召回?”

“boss,我们也有结果了,如果其他战机的位置仍是这条直线,我们没有被发现的可能性有九成。”

九成把握,几乎是断定了,当然前提是周围没有其他静止的战机正看着这一切。

“有点儿意思!让我们的战机暂时后退,通知陆战队再发射三架!”他倒要看看是谁这么有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