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游神御气」,没有变化(2/2)

看不是看,而是“算”,就好像看见两棵树心中就有一个“二”的概念,那符文就是云朵的更为复杂的一种解。

虽然两者不是一个量级,不是一个层次的相较,但基本理念是相通的。

那这种能力又代表着什么呢?

要说没用确实是胡说,但要说有天大的作用那也不至于。

道术的修行在于灵光,在于心神,在于对世界的理解,在于认知上的积累。

如果能够在这种更加根本的认知中,完成真正的世界重构,将整个世界都纳入自身的计算之中。

那其本身的道行将增长到一个堪称恐怖的地步。

如此称一声道主也不为过。

但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说其它,只是这消耗也承受不起。

张宝仁只看了两眼,总量增长了几乎一倍,已然达到二百五十四点之数的灵光也有些吃不消。

得赶紧让有些昏沉的元神休息一二,免得灵光被抽干。

别说是直接解构整个世界,就算是不眠不休,比如刚才那般一点点的拼接补全世界也没可能。

这能力明显且直接有用的一点就是,绝大多数阵法、符箓、禁制于他而言已然没有了阻碍。

除此之外其更多代表的是一种结果,一种心念演算之能已经达到一定地步的证明。

「斩三尸」神通圆满之后,最大的提升就是演算之能,灵光也被包裹于其内。

而除了基于灵光增加的算力之外,心念运转间更多出了一股活力,让他的演算更加的准确。

除了在战斗方面能算出更多、更为准确的未来外,于日常的修行和对天机的推演也强了不值一筹。

静立在原地休息了一会儿,等到元神再次恢复圆满,变得充盈之后…

便唤出了天书,「胎化易形」大成之后,新的神通却也该出现了。

土黄色的无字天书于手中一页页地翻开,「胎化易形」那一页,原本那个赤身裸体,却无一处不和谐不完美的男性身体。

其空白的脸上多出了和张宝仁一般无二的脸,神已然被补齐。

此页翻过,新的空白页面上先是出现了一个黑点,然后一道黑线逐渐浮现。

黑线于白纸之上纠缠变化,最终编织出了一个复杂无比的符号。

好似收拢翅膀的蝉,又好似一颗即将被破开茧,带着一股超然飘逸之感。

同时一道力量本源携带着庞大信息没入张宝仁心中。

一丝热流顺着全身快速的流淌了一遍,然后没入元神之内。

片刻之后,那力量本源便与一些和神通相关的知识一同被消化。

然后…

张宝仁就还和之前一样。

其身体内外没有出现任何明显的变化。

这很正常,以张宝仁现如今的实力境界,曾经巨大的助益此时已然微弱似无。

就好像米粒对于蚂蚁而言,可以将其撑死,但对老鼠来说最多也就偿个味道,而要是老虎巨龙可能就连感觉都不会有。

随着自身的不断成长,小成的神通对其将越来越没有作用。

甚至在以后可能会出现,不会带来连锁反应的神通,就算大成之后也不会带来多少实力变化。

除了本身太强太满之外,这一次的新神通之所以一点反应都没有带来,还有着些别的特殊。

此神通名曰「游神御气」

也是一门涉及到“神”的神通。

神通可分为两个部分,游神和御气。

游神是神意出窍,遨游天地;御气是为凭空御空,御风而行。

其修行先是从游神开始。

第一步先要壮大心神。

通过神通中给予的凝神观想等一系列手段,那一丝力量本源,将精神意念凝为一体,收拢为实。

最终成就其实就相当于没有神意的元神,就是「元神」小成时的样子。

只是其形并非是“胎盘”,而是精神体,不过本质都是相同的。

张宝仁的元神都不知道强大了多少,早就将这一步修行覆盖了。

这要还能有所反应那就奇了。

在凝神之后,接下来的修行是为“出窍”。

修行界中有一种说法:肉身是一皮囊,是一躯壳,其保护着精神不受伤害,同时也束缚着精神,让之本性被阉割,最终软烂成泥。

必须挣脱这层束缚,才能发挥出其本身之玄妙,如此才能不受肉身生老病苦所困,才能得享自在…

「游神御气」的道理也是此。

所谓“出窍”就是灵魂或者说那精神体从识海中跳出,脱离了肉身真正的显现于现实之中。

这一关有一难点,精神体…

嗯,精神体的本质没有神意而又相反于肉身…可称作“阴神”。

这阴神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其存于识海之内是无碍,但如若在现实之中就仿佛初生婴儿一般脆弱。

一阵风就能够将之打散,自然之中的阴阳雷雨变化更是不用多说了,简直哪哪都是天灾。

实在是太过危险了。

不过有着劫难,自然也就有着度劫之法。

有一些秘法可以保护脆弱的阴神不受伤害。

此神通的铺助之法就是。

此法亦是为“香”。

其名曰:“紫气东来”

所需材料有:降真香;丹砂,丁香,檀香,兰花,紫罗…

张宝仁自觉是不需要所谓的秘香守护的,辅助之法在于铺助而并非是必须。

要是连已然胜过寻常人千百倍的元神都不行,那这神通绝对是没法练。

神游共分为两层,一为夜游,一为日游。

先于宁静的夜中,等阴神适应了月光,并被磨练的足够牢固强大之后,才能够经受得住烈日炙烤。

张宝仁虽然自觉自己已经足够强大了,日月都是无惧,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一步步慢慢来。

长宁,小院,夜幕已深。

月亮半掩在云层内,撒下了一层淡淡的薄光。

张宝仁安然盘坐于槐树之下,手中掐着一个简单的道诀,一动不动。

死寂的识海之内,有一声悠悠钟声响起,同时那一点光明之中与外界姿态一般无二的元神忽然睁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