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结束与开始;坦诚相见,珠联璧合…(1/2)

张宝仁转念一想,然后答道:

“本质为孽怨的鬼物放下了所有,然后又背负起了一切,无穷鬼物以此鬼的根本意识,根本道理为核心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凶神’可等同于一鬼,又不能单纯的视为单独存在的个体。

就好像刚刚所见的那些虫子…”

方真人道:“最后这点不够准确,那些虫子只是表象形体,也可以是爬虫,也可以是蝴蝶…

那位凶神的根本是你所见到的眼睛,或者说镜子、镜光…”

张宝仁接着说道:“并非是所有虫子眼中都蕴含有着镜光,所以拥有着镜光的虫子就是其之本体…”

“这当然是自然的,要是所有虫子都是本体,那鬼物就是最为恐怖的天灾,谁都不是它们的对手…”

方真人点头应是,然后解释道:“凶神是鬼王以一颗千疮百孔的心,背负起了群鬼之殇,将之与自身融为一体而成。

其背负起了多少鬼物,也就是当时鬼王之时地狱有多少鬼物,最后就有多少只‘虫子’。”

“一般来说都有着数万不等。”

“这数万拥有共同意识的虫群就是为凶神,即可聚则为体,又能散开为‘虫’,共同的是它,单个的也是它。”

“刚才我们所见到的那些无以数计的虫群是为凶神的另一能力,其可将灵魂血肉转化为和自己一般形态的虫子。”

“这些虫子同样有着寄生控制一切生灵的能力,只是要弱于真正的本体。”

“其和本体最大的不同是它们并没有和凶神真正融为一体,以凶神核心意识贯穿联通。

也就是这些虫子是受控于本体虫子,而不是共同拥有同一意识…”

张宝仁下意识地说道,“相当于…下线。”

“下线?”

方真人有些疑惑的皱了皱眉,然后笑道:“这个词虽然有些生涩,不过倒还挺恰当的…”

“这些下线本质上是真正的虫子,最主要的作用其实还是隐藏与自身无论是气息还是形态都一般无二本体。”

“本体除了更强大的外,就是每一个本体都是‘本体’,每一个本体虫子都拥有着凶神的根本大道。

就拿‘照’来说,所有的虫子归于一体便代表着完整的‘孽缘镜’。

但每一个虫子也都同样拥有着这一神通的本质。”

“就算千辛万苦抹除绝大多数,可只要逃得一两个,那其就依然还不算死亡……”

就在方真人说话的同时,因为天地颠倒空间混乱,不知距离阴死城多远,在何等方向的一个地方。

这个看着非常荒芜死寂的角落连禽兽都没有几只,虚空中只是悬浮着几颗零星的不规则的大石头。

漆黑的太阳将惨白的阳光洒遍阴世所有,大石背后在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暗处。

却有几只芝麻大小,圆身六足,可爱而又狰狞,半透明的仿佛能量构成的虫子从一个小缝中慢慢爬出。

小虫子小心的扭头四望了一会儿,然后飞起于大石之上融为一体,化为了一尊仿佛隐藏在镜子中的扭曲人形。

“该杀的道士…”

这人影恨恨的骂了一声,然后优雅的伸手于身前。

就见一黑一白两道清气自其掌心升起,流转不休,最后凝结成了一面背负阴阳道鱼,表面灰扑扑的圆镜。

虽然这面圆镜虚幻的仿佛一阵风都能吹散,但却有一种真实的阴阳转化生死交融的真意在于其中…

“那…”

张宝仁不由而皱起了眉头,认真的说道:“所以有非常大的可能那凶神并没死…”

要是依方真人所言,以凶神的本质,其就是再傻也会找寻一处或者几处隐蔽的地方,沉睡几只本体虫子当做后路与东山再起的本钱。

而这也代表着,要想真正除掉一位凶神几乎就代表着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这也是那凶神敢来自投罗网,敢来叩关的底气所在吗…”

方真人也有些复杂的感慨道,“那等层次的存在自然不是那么好杀的,更别说还是最以难缠为著称的凶神。”

“不过我们费了这么大功夫也不是无用功,虽然每个虫子都代表着本体,但要只有零星几个,其真实力量比普通恶鬼也强不了太多。”

“要想恢复如初,也是需要漫长的时间。”

“这次的任务主要就是夺得孽缘镜,能够顺便将‘照’斩杀就更好,不能也要尽量的斩杀足够多的‘凶神虫’。”

“现在基本算是达成了目的,根据几位前辈的推断,那凶神就算没死,最多也只能剩下一口气。”

“想要恢复过来不知还要耗费多少磨难与时间。”

“有那些时间,我们早就消化了所有,就算之后它再次回归与我们而言也不算是什么了。”

张宝仁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心里却不由而有些阴霾,同时也一丝微不可查的窃喜。

“这种危险的家伙游荡在外,想想就让人觉得麻烦,这么好的机会没将之解决还真是可惜了。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没死…那也就代表着以后还有可能见到。”

感受是浑身上下疼痛的余韵,张宝仁暗暗的下定着某种决心。

之后便对方真人认真的谢道:“感谢真人与我解惑,听君一言,实在是受益匪浅…”

方真人干咳了咳,然后有点不是很自然的说道:“那什么…实不相瞒,这次之所以迫不及待的来找寻道友套交情。

主要是因为刚才得见道友的神通法宝,一时间心有所感,情不自已,想来讨教一下…”

张宝仁闻言却也是一愣,然后有点尴尬,有些莞尔的也干咳了两声。

“那什么…实不相瞒,我这次之所以接取这任务,也是也是得闻真人于此,想请教一二…”

两人对视,先是一静,然后不由得大笑了起来…

还真是巧了。

就如此次任务一样,凶神和灵宝学派的道士们互相谋划,想着以对方道理补全自身。

张宝仁之所以接取任务是为了向方真人讨教,想将落魄钟的道理融汇于自身。

同样的,见过他刚才手段,见了那么口不坏金钟的方真人也和他有了同样的念头。

你有一个知识,我也有一个知识,从而便达成了交流的条件。

要么某一个人将另一个人的知识骗走、抢走,从而对其形成超越,要么互相交换,互相成就。

前者是陌生人与敌对者必然会发生的真实写照,后者则是道士所存在的根本,是同道中人的真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