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天命归(2/2)

褚天戈路过,顺道扶他一把。

赵老三犹豫一瞬,对他道:“褚大人,众人不信你,是因为觉得你不是他们的老天爷。这种时候,还是老天爷说的话管用……他们信命,不信人。”

“……什么?”褚天戈吃了一惊,“赵翁听见了?”

周围没什么人,就赵老三离他们近些。褚天戈回想了一遍和亲人朋友的交谈内容,觉得自己并没有泄露什么机密,于是把心放回到了肚子里。

“进退两难之际该如何抉择,还是交给老天爷来选比较靠谱,这就是天命,天命对于老百姓来说就相当于一颗定心丸,有了定心丸,他们就敢干事儿了。”赵老三淡定地道,“我会算卦,只需我算上一卦,老天爷告诉咱们该怎么选,然后咱们就知道该往哪儿走了。”

褚天戈瞪着赵老三,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褚天戈一拍掌,恍然大悟,“若天意指引咱们前往山那头的承平……”

“那么百姓自然会遵从天意。”赵老三道,“鬼神之言,比人言更让百姓信服。”

……

按燕律,城与城之间的管道每隔三十里设一驿站,驿站常备马匹,用以传递朝廷重要文书、诏令,为外出办事的官员接供食宿。

一旦有紧急密令、情报需要禀明上级或者传回宿阳的皇帝手中,负责传令的信使会每到一个驿站就换乘快马,用接力跑的形式加急传递消息。

这种信息传递方式速度极快,一般一昼夜之间可以跑出几百里的距离,所以远在三百里外的秦王只用了两日就收到了他儿子被暴民所杀的消息。

秦王大发雷霆,他携带了五千精兵,这些兵马用来屠城是足够了,可此刻他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的兵马都带上,好把那个叫做襄陵的小城摧毁殆尽,以解心头之恨。

最终还是理智占了上风,秦王记得自己的正事是干什么的,他留下四千兵马交给副将,自己则带着一千兵马加紧赶往襄陵。

“王爷怎可带这么少的兵马?至少也应该带一半。”副将怕秦王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于是执意劝道,“暴民叛乱,甚至连世子都……王爷还是多带些兵马,以免发生意外!”

“不必,一千兵马正好,兵马带多会拖慢行军速度。根据递来的消息,衡所带领的军队并未折损多少,本王去襄陵正好可以接收剩下的军队。”秦王虽然没有被丧子之痛折磨到完全失去理智,但他的情绪已经处于爆发边缘,他焦躁地需要一个发泄之地,而襄陵无疑是最佳选项。

秦王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他骄傲的儿子、年轻的儿子、有才华的儿子,怎么会死在小小的襄陵?他怎么会被暴民所伤?

“你等继续完成圣上的旨意,鼠疫之患必须解决,不可拖延。我去襄陵接回……他。”秦王面颊抽搐了一下。

姬衡的尸体并没有来得及运回来,而是暂时留在了襄陵,他想要立刻启程,去接回儿子的遗体,顺便踏平襄陵城以发泄心头怒火。

秦王携带了一千兵马,其中有一半都是骑兵,每日至少可行军九十里,他们需要用三天才能赶到襄陵。

三天,这个时间对于秦王来说实在是太久了,除了快马加鞭赶路行军催促身边的将士,他找不到其他方式来平复心中躁动的仇恨以及痛苦。

也许除了襄陵城,没能保护好姬衡的那三千军队也会成为秦王倾泻怒火的对象。

秦王有数个庶子庶女,嫡子姬衡无疑是他最器重、寄予最大希望的一个,而且姬衡还是世子。

骤然失去了儿子和继承人,这对秦王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

褚天戈等人预料到了秦王会来,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来。在秦王到来之前,他们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逃得越远越好。

作者有话要说:赵老三:老夫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治病算命样样通,伪装神棍就找我~

赵老三:天命让我们拜褚天戈为首领!

众人:我等顺从天意!

赵老三:天命让我们逃离襄陵!

众人:我等顺从天意!

赵老三:天命将让燕覆灭!

众人:顺从天……咦咦咦?!

……

凌晨五点了,码完两章,先这样吧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