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科学对话(3/4)

这个杨波竟然有兴趣,试验测量经度?

邓玉涵闻言,心中大吃一惊。

经度测量在欧洲方兴未艾,非常高端,众多知名学者都热情参与其中,只是进展不大,他当然有兴趣。

“维度的测量相对简单..“

邓玉涵咳嗽了几下,又道:“但经度的测量,却相当困难,在我们欧洲,分天钟派和时钟派,两派都不乏追随者,但测量的结果都不够准确,用来导航差强人意。”

“我猜杨老板是时钟派,你的时钟在陆地上相当精准,但是在海上,因为有钟摆..”

邓玉涵摇摇头,没有接着说,而是问道:“杨老板可有试验的细则?”

邓玉涵果然是个行家。

杨波和他说话,也算是一场科学对话了。

杨波打算双管齐下,天钟和时钟齐头并进。

一方面,让老扈在石庙,把时钟小型化,用游丝取代钟摆,制作可供海上使用的航海钟。

但以这个时代的材料和工艺水平,能做到什么程度,精度、可靠性如何,杨波心里都没底。

另一方面,那就是邓玉涵所说的天钟派,所谓天钟,就是把日月星辰的相对位置当成钟表的刻度,来读取时间。

经度确定的基本原理在于,利用地球的自传,地球每24小时自传一周,每小时转过15°。

只需要知道两地之间的时差,就可以知道两地的经度差。

比如:从沈家堡启航向东,船上有两座时钟,一座保持沈家堡时间,比方海船到达了一个大洋中的某个地方,另外一座时钟,按照当地的时间进行调整,当两座钟之间差别达到了一个小时,则可知我现在所处的位置在沈家堡以东15°。

最重要的在于,我们需要知道两个时间,到达地的地方时间,以及出发地的地方时间。

当地的地方时的测定原理简单,只需立根棍子,中午影子最短时即为正午12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