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汉家模样(1/3)

行走在积雪路上,寒风呼啸割面,这滋味并不好受,这种苦寒之地的极至严寒,并非一般人可以忍受,至少在这里就任不过半年的李正就很难适应。

只是身为玄夏委派过来的驻节大使,李正不得不忍耐这里的一切,好在他也是出身辽东,对这种恶劣气候不至于完全无法忍受。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朝廷才会委派他在高句丽就任。

一路以来随着黄巾的脚步,李正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也建下许多功业,直到身为特派使辅佐吕蒙在淮南成功开展了敌后工作之后,他也迎来了更大的前途。

若是能在高句丽成功完成自己驻节大使的使命,那归国之后他便可以跻身玄夏的政事中心,成为玄夏的中枢重臣。

至于他的使命究竟是什么,这却不是可以宣之于口的事情了。

代表玄夏朝廷驻节维持与高句丽的稳定关系,这只是表面上的职责而已,而真正的职责关乎什么,这从他情报工作的出身或许能看出一二。

进入高句丽并不怎么高大宏伟的王宫,沿途遇到的高句丽官员都会态度恭敬的对李正进行问候。

上国官员那是小国国王都不能怠慢的存在,更不要说小国的官员了,大家都是官员,但是身份地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这一点,即便是以前的大汉也是一样的。

甚至于虽然如今李正的正职是玄夏驻节大使,但高句丽人私下依然是以汉使称呼。

大汉数百年,这个“汉”字蕴含的意义已经不是单纯的国号了,而是属于华夏族群的符号,所以称呼汉使倒也不算是问题,事实上李正也确实默认了这一称呼。

一路行走深入宫廷,若不是这王宫太过狭小了些,李正甚至有种身处中原的错觉。

眼前所见,不论宫女内侍,身上所穿衣服无不是汉服形制,就连高句丽的官服,也与汉人官服大同小异。

已经就任半年之久的李正当然知道是什么情况,这并非是玄夏以宗主国地位强行逼迫小国同华夏衣冠,而是高句丽出于仰慕中原的心情自行效仿而来。

自卫宫继任高句丽王之后,便专门委托玄夏朝廷为其选择厂商定做宫中制服,衣服样式均是高句丽自行要求,而他们的官员对此也都欣然接受。

玄夏制作的衣服质地上佳,汉服形制对比周边更是美观,再加上对强大文明的仰慕,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这时候的高句丽,甚至都没有产生什么族群意识,面对如今强势的玄夏根本就没有抵抗能力。

在没有什么明确的族群服饰的情况下,如今的高句丽贵族多以着汉服、说汉话为荣,出门若是不穿一身汉服衣冠都羞于见人。

至于底层百姓,那在高句丽都不算是人,身上裹着兽皮就算衣服了,也就是借着玄夏的工业产品输入,才能幸运的捡几件棉服毛衣穿穿。

李正心里很清楚这种现状对玄夏是有利的,所以他很乐于见到这种局面。

他更相信,这种风气会在以后越发兴盛,乃至从上往下传导到民间,让普遍百姓也开始追求仰慕中原,最终在不知不觉完成了汉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