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引发轰动(1/2)

1991年4月,国内各大城市掀起了一股功夫片旋风。

《目中无人》上映第一天,观影人数并不多,毕竟很多人通过录像和镭射看了大量的港台功夫片,就有点看不上国产功夫片。

不过看完《目中无人》的观众反响极其热烈,很多观众觉得这是他们看过最好看的功夫片,至少是最好看的之一,很多观众觉得不过瘾,买票看第二遍、第三遍,并向亲朋好友推荐这部电影。

“《目中无人》打戏太精彩了!以前看到成龍的功夫片特别羡慕,就在想我们什么时候能在电影院看到这么高水准的功夫片啊!没想到竟然真的拍出来了!我觉得《目中无人》真的太好看了,比成龍电影还要好看!”

“《目中无人》才是真功夫,真正拍出了拳拳到肉,刀刀见血的感觉!真正的武术应该是这样的才对!跟《目中无人》相比,其他功夫片的打戏就显得特别假!什么成龍、李联杰跟《目中无人》比,简直就跟体操似的!”

“以前听别人说,武术都是杀人技!我不是特别理解这句话,看完《目中无人》我终于明白什么叫杀人技了!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武术啊!”

“……”

在这些观众的推荐下,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想要看看《目中无人》是不是真的那么好看,到了超越《少林寺》和成龍电影的程度;当他们看完《目中无人》无一不被深深震撼,也都向亲朋好友推荐这部电影,于是,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在任何国家,电影观影主力都是年轻人,中国也不例外。

《目中无人》口碑发酵最快的是大学生这个群体,《目中无人》就像一股飓风席卷了全国各大高校,不管是食堂,还是宿舍,到处都能听到关于《目中无人》的讨论。

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目中无人》简直成为流行时尚,要是没有看过《目中无人》,那你就落伍了,别人聊天的时候,就参与不进去。

其他观影群体的口碑发酵速度稍微慢一些,如果说《目中无人》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如同飓风一般,迅速传遍整个校园,那在其他的群体的传播则像滚雪球,一开始雪球滚得不快,但随着时间推移,雪球越滚越快,越滚越大,最终传遍大街小巷。

仅仅上映一周,全国各地的电影院都出现了排队的景象。

很多住在电影院附近的居民发现,最近两天,电影院门口早上就排着长长的队伍,到了晚上更是人山人海,队伍能排出几百米远,简直快赶上春运了。

最近两年由于电影市场不景气,很多电影院经营困难,为了赚钱它们只能改为他用,随着《目中无人》火爆全国,各大影院从早到晚场场爆满,这些改为他用的电影院也迅速作出调整,恢复了自己的电影院真身。

北平交道口电影院本来成了家具仓库兼提货处,现在重新开始放电影;护国寺电影院本来成了舞厅,现在重新开始放电影;中央电影院本来成了音乐厅,重新开始放电影;大光明电影院本来成了西单剧场,重新开始放电影……

这些影院的经理看到自己的电影院场场爆满,都感慨万千:“要是每年能多出几部《目中无人》这样的电影就好了,不需要太多,四五部就够了!”

仅仅上映半个月,《目中无人》就已经到了路人皆知,街头巷尾议论的程度。不管是公交车上,还是中学学校,又或者写字楼里,都能听到关于《目中无人》的讨论。

松江某个院子里。

几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正在玩成瞎子打坏人的游戏。领头的小男孩是个清清瘦瘦的小帅哥,他手里拿着一个把塑料宝剑,半眯着眼睛,学成瞎子的样子站在中间,周围站起四个很他差不多的小男孩。

小男孩大喊一声“我是成瞎子,我要消灭坏人”,然后像成瞎子迅速拔出来塑料宝剑,向周围的小孩子挥砍而去。被击中的小男孩十分配合,“啊”的大叫一声,倒在地上。

小孩子像成瞎子那样,将宝剑挥舞两圈,得意地插回剑鞘中。

一个“中剑”倒下的小男孩跳了起来:“胡歌,该我演成瞎子了!”

……

青岛某中学。

几个初中生正围坐在一起,兴奋地聊《目中无人》里的功夫。

“我堂哥刚刚退伍回来,他说成瞎子用的招式是军队的招式,跟一般的武术不同,是真正的杀人技,侦察兵都要练这种招式。前几年打越南的时候,有个侦察兵摸到越南人阵地,一下干掉了好几个,用的就是这种招式!”

“原来用的是军队招式啊,难怪那么凶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