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悲剧的神!准备好颠覆传统文学界了吗?(2/4)

“这是《许三观卖血记》上个周的销售情况,你看一下.”

看着邮箱里,杨殊曼发来的销售统计报表,江海顿时有了一种心凉的感觉?

投入三百万,印刷了十五万册书,在应该是势头上涨得最猛的第一个周,它竟然

只卖出去三千多本?

《许三观卖血记》的印刷成本是18元,扣除掉各大报刊、书店的宣传费、上架代理费,一本正版图书总的成本应该是在22元。

成本22元,定价销售32元。

这也就是说,卖出去一本《许三观卖血记》,在不扣除版税的情况下,江海可以净赚到10块钱。

上架一周,销售三千册图书,赚到的钱仅仅只有三万。

关键这特么还是税前?

看着这堪称惨淡的销售数据,江海顿时就感觉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怪不得那么多图书厂商都要倒闭,这么薄的利润,这不纯纯就属于是谁来谁死?”

其实正版图书,想在国内发展起来,这还真是比较难。

一本正版图书,在包含税费,宣传,推广这一系列费用的情况下,它光是成本就得是小几十块。

这些成本,自然不可能由出版社和厂商承担,最终肯定都会均摊到消费者身上。

这就导致,一本正版图书,它的发售价格动辄就是大几十块。

你以为,一本书发行售价,三四十块钱,出版厂商和作者能挣很多?

这其实并没有。

印书的成本,本来就贵,再加上销售出去的利润,还得和发行方(出版社),发售方(书店报社等渠道),以及和作者本人三分按比例均分。

这就导致销售出去一本成书,作者本人,还真挣不到太多钱。

这次,也就是发行方和作者都属于是江海,这他才能拿到销售一本书纯利润的10块。

要是把【发行方】和【作者本人】这两个身份分开,销售出去一册书,江海甚至都还挣不了10块?

“怪不得现在这么多作者,越来越不喜欢出书”江海看着这堪称惨谈的销售数据,顿时陷入了沉思,“风险和收益完全就不成正比?”

“有出书的闲工夫,都不如多在网上写两本网文.”

抱怨归抱怨,但江海也清楚,他现在该做什么事。

现在的当务之急——

就是想办法提高《许三观卖血记》的销量!

就算这玩意儿不挣钱,但至少也不能让自己亏钱吧?

毕竟前期三百万的投资,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我觉得书的质量,应该是没有问题。”江海看着销售统计报表,顿时就开始反思,“问题应该还是出在,前期的宣发.”

江海有联系过一些出版社,报社进行宣传,只是结果

貌似有些不尽如人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