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因故返沪(1/3)

当其他同龄人还在从露天电影转头痴迷电视机时,周逸已经在厂图书室认识到了计算机的存在,并且他得知大洋彼岸的ibm公司刚公开发售了全球第一台个人电脑——ibm5150。

从报纸上一看到ibm5150的照片,周逸就喜欢上了这个神奇的玩意,它好似犹抱琵琶半遮面般对一位中国山区的大男孩展开了真容。

虽然不懂处理器、内存、键盘、显示器等名词,但并不妨碍他对认识电脑的热情。

“ibm附赠了一本技术参考手册,宣称能够让任何一个普通消费者在数小时内学会使用电脑,还可异常轻松地开发个人程序。”

这是记者写在文章中的一句话,被周逸牢牢记在脑海之中,他一直在心里想自己要需要多少小时能掌握电脑。

ibm5150在美裸机售价是1565美元,按当前汇率计算相当于2780元人民币,属于天价商品。若是搭配显示器、增加软驱以及ms-dos操作系统这些家庭用户常备配置的话,费用将会突破3000美元大关(约合人民币5300元)。

以自己父亲周建国最新月工资收入69元计算,如果购买一台家庭版ibm5150的话,需要不吃不喝76个月(相当于6年4个月)后才能购买。

因此,周逸也有自知之明,家里肯定无法负担这样大额的经济支出。

他内心对到沪江市读书是抵触的,但却又无法抗拒电脑散发出的吸引力。

若是八零一一厂能拥有电脑就好了,周逸不止一次地幻想,这样的话自己就不用纠结了。

现在厂里资金吃紧,更是不可能耗费巨资来购买个人电脑,毕竟大家都不知道电脑能在工作之中派上什么用场。

周逸咬着牙关不答应去借读,作为父亲的周建国也暂时没辙,只能轮到校长张国华出马动员。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光读书不去实践,只能成为书呆子。不瞒你说,我在皖南山区待久了,都觉得自己快成书呆子了。

像电脑这个东西,我可以把它的科学定义说得头头是道。可一旦让我上手操作,那就只有露馅了,因为自己从未实际接触过它。

所以,我们在自己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不要患得患失,而应该要趁自己年轻有资本可以承受失败时,努力接触新知识、新事物,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动手能力,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身为教师,很难不喜欢周逸这样出类拔萃的少年。他不但个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能带动周围的同学一起进步,更难得可贵作为老师助手也极其优秀,将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

张国华虽然担任了班主任,但身为校长行政事务牵涉了他很大一部分精力,全靠周逸帮忙才让他能游刃有余地正常工作。

若是将后半生投身教育事业希望能找到物理专业的传承人,那么张国华一定会毫不犹豫选择周逸这个学生。

如此背景下,他推心置腹地劝说,希望对方不要辜负大家的好意。

“若是为了私心,我肯定不愿意让你离开,因为你已经是我的得力助手,将班级管理得非常出色。

但我希望今后中国能多出一位知名的科学家,他一个人所做的成绩就足以媲美成百上千普通学者的研究成果。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将”的雏形,待在皖南山区只能拖累你继续前进的脚步,沪江市才是你一展才华的大舞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