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恪:本王真不想要你们钱你们别送了(3/5)

同时他也在寻找机会,一旦那股神秘的力量再次出现,他必将倾尽全力剿灭之。

他心情不错,批阅奏章的速度就快,而且对群臣上书的奏章,批注也写的很好,很亲切。

比如,蜀地刺史秦克儒在奏折中写道:“陛下,近来龙体可安康否,蜀地今年春种已完成,预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臣斗胆请求,让蜀地引进桑树,种桑养蚕,以增加农户的收入……”

因为自从武德九年至贞观三年,外有突厥入侵,内有灾害不断,唯有蜀地连年丰收,为国家稳定做出了不少贡献。

经过朝中三省研讨,最后他下令,整个蜀中,只能种植粮食,不得种桑养蚕,以保证关中和山东粮食的供应。

如今外敌已除,自从贞观三年开始,即便是关中和山东,也是连年丰收,百姓的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

于是他批阅:“爱卿所奏,正合朕意,朕兴之,允爱卿决断。”

以前他可不写这么多字,最多就四个字:朕知道了。

接着又翻开一份奏章,是魏徵上的折子,于是他将折子直接扔进了垃圾桶。

这厮写的东西,能把人活活气死升天。

但又想起了他对群臣所说的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徵就是他人生的一面镜子,看看也无妨,大不了少吃一顿饭,节约一点粮食。

于是他又捡起了奏折,翻开后忍耐地性子看完。

奏折里自然不是什么好话,甚至开始喷他教子无法,何以治天下?

但他总觉得,儿子似乎做得没错,儿子是借钱又不是去抢钱,而且听魏徵的说法,还是勋贵们自己送上门的。

“这个魏徵,恪儿又没去坑你,你打什么先锋?”

不过,这次李恪到底坑了多少钱,魏徵却是只字不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