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了解和制定计划(2/2)

“嗯,古丽还需休养,明天你跟着我出门一趟。”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好好配合配合,还请夫人替我周全,务必将他拿下!”

李秋婵点了点头,毫不犹豫的回应道:“夫君只管放心,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吧,我保证把他收拾的服服贴贴,绝不让夫君操心!”

李秋婵善用权谋,凭借着这一张巧嘴,想要把武大郎给唬住,应该不成问题。

让李秋婵回房之后,苏皓一个人留在书房用起了功。

既然已经决定要留在这里好好生活,那么他就得多多了解这个朝代的情况才行。

其实古代的格局都大差不差,一般来说,当官的,读书人,地位都是最高的,因为他们能够成为朝堂的中流砥柱。

其次便是农民,农民的地位之所以要高一些,是因为在古代社会,粮食是最重要的资源,没有了农民种田,就算是皇帝老儿也得饿肚子。

不过这样的地位排序,终究是理想化了。

事实上,无论在哪朝哪代,农民的地位永远都是最底层的。

他们手上的土地并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朝廷或者是官吏。

农民所掌握的实际良田,甚至不到天下土地的十分之一,但他们所要承担的赋税却是十之九成。

李秋婵正是因为不满这一点,想要为这些底层人民谋福利,所以才提出了要削藩,让土地和资源回归到真正使用资源的人手中。

这样一来,那些做官的自然不可能高兴,也就对李秋婵穷追猛打了起来。

其次还有工人阶级,这些人便是像铁老板一样,靠手艺吃饭的人。

而另外一个阶层则是商人阶层,虽然商人阶层的地位在那些文人口中是最低的。

但实际上无论到了何时,有钱就有话语权,所以商人往往是和官员勾结最厉害的。

苏皓正在用功之际,李秋婵又推开了书房的门。

“沐沐让我给你送点吃的。”

虽然李秋婵和古丽很不对付,但两人对苏沐沐都颇为敬重,也就只有苏沐沐能使唤得动他们两人了。

把点心放在桌上之后,李秋婵看了一眼苏皓正在读的书,一脸嫌弃的说道:“你怎么看这么幼稚的东西?这不是白白浪费功夫吗?”

“你要是对这个朝廷有什么好奇的可以问我,我绝对比这本书的作者更了解这些。”

苏皓摇了摇头,笑着对李秋婵说道:“非也非也,夫人你虽然厉害,但你的想法和主流官员的想法是不同的,你的想法太激进了。”

“什么叫做激进?”

“就是......就是太理想化了。”

“什么叫做理想化?”

李秋婵根本听不懂苏皓的这些用词,苏皓有些抓耳挠腮,只能含含糊糊的解释道:“总而言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对付这群人,就得搞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你的想法和他们的不同,我就算问了你也没用啊!你还是吃东西去吧。”

苏皓再次把李秋婵赶走了,又仔细的分析起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