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赌上儿臣的清白(2/2)

李临淮感受到公主的侧目,宠溺的笑了笑。

在上首听她说话的玄宗,忙清了清嗓子浅咳一声。

受了他父皇的提示,李丝絮接着往下说,将石堡城的重要性,已经吐蕃大军是唐军的数倍一一说清楚了。

“儿臣以为,大朗雅不过是一个附庸风雅的吐蕃王爷,我大唐有的是比他强数倍温润儒雅的读书人,与他相比,儿臣以为大唐争得实质性的利益更重要,因此才仗着自己公主的身份,劝安信王拿大朗雅当诱饵,将主要兵力放在沿石堡城路上设陷阱一事上。”

李丝絮挺直脊背:“事实也如儿臣和安信王琢磨的一样,经此一役,大获全胜,以石堡城为据点,为深入吐蕃拓地千里奠定了基础。”

“儿臣所做的事情,虽是为了李唐天下,为了边塞将领少受伤亡,为了边塞百姓免受烧杀抢掠,但是儿臣插手军中事务,仗着公主身份逼安信王以大朗雅为诱饵一事,致使放走了大朗雅这么重要的俘虏,此事是儿臣之过,的确该受罚。”

李丝絮匍匐在地:“父皇自小教诲儿臣该有担当,儿臣做错了事情,因此恳请父皇收回赏赐儿臣的封号和食邑之地。”

“而安信王做出抉择,的确是为了大局权衡之下的利弊,明知不可为,会被人抓住把柄,为了大唐的荣辱和利益,他还是这么做了,这样的安信王,儿臣以为他不该受罚。”

李丝絮说完这番话,玄宗好一会儿没出声,还瞥了一眼李临淮。

见那位不动如山,玄宗一阵气闷:“安信王既是权衡利弊之下做出的抉择,是他身为主帅该有的权力,朕若罚他,岂不是让边塞将领寒心。”

“此事安信王无过,他率我军将士拿下石堡城拓地千里有功,该重重封赏,朕意已决,安信王回朝任职工部尚书,即日上任。”

玄宗赞赏的看着李丝絮:“至于你,没有辜负朕的教诲,没有丢朕的脸,那便依你所言,从今日开始除去你扶风的封号,也收回赏赐的食邑之地。”

接下来就是安信王荣辱不惊跪地谢恩。

事情怎么会演变成这样?

宇文融万万没有想到,十公主竟会拼掉自己的封号和食邑之地,一力承担放走大朗雅的责罚。

听说公主差点被劫持走了,不但是皇上,就是满殿朝臣也是心惊胆战。

这会儿哪会站出来反对此事?

看着事情已成定局,宇文融一阵气闷。

然而,令他气闷的远远不止如此,接下来还有令他措手不及之事发生。

心甘情愿受罚后,跪在地上的公主突然起身,瞥了一眼最开始站出来禀奏安信王的李宙,然后似笑非笑看向他。

“李御史先前陈奏本公主和安信王放走了大朗雅,本公主已经澄清此事,也为此事受了罚,难道李御史就没有什么要禀奏的吗?”